比如眼下。
崇礼跪在院子里准备受罚,崇咸往兵器架上挑了根不粗不细的棍子,周遭都有侍从暗卫看着;崇仪便躺在屋檐下,嘴里叼着个梨,一脸幸灾乐祸地道:“崇礼,你这个人做事向来滴水不漏,我见你捱棍子的次数总共不超过三次,啧啧,你是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啊?”
崇礼大方地承认道:“这次委实是失了分寸,坏了王爷的事,是我该罚。”
崇仪便对崇咸道:“你可别仗着跟他是兄弟,就手下留情啊,否则回头我跟王爷告你。你要是下不去手,就让我来。”说着她就把梨塞在嘴上衔着,拍拍手准备来大干一场。
这种事她一直都很热衷。
崇咸白了她一眼,道:“吃你的梨吧。”
崇仪嫌弃道:“哼,有什么了不起,我还省得出身汗呢。”
随后她一边啃梨,一边见着崇咸手里的棍子一下下落在了崇礼的身上。崇礼绷紧了身体,但显然是痛的,到后面闷哼了几声。
崇仪不由问崇孝道:“他到底犯了什么事?”
崇孝简单道:“抓到个敌方的人,王爷要留活口,但被崇礼失手杀了。”
等崇礼罚完,此时殷珩已经陪孟娬用完饭,带着崇咸便出了一趟家门。
昨个殷武王在大理寺说的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后来孟娬才得知,他是真的派人挨个到那些先前口舌生非的官宦女眷们家里去,把人家的儿女拎出来,分别与父亲来个滴血验亲。
滴血认亲这法子哪里靠谱,也就诓诓这些古人。
结果显而易见,这些滴血验亲的,有的相融了,有的不相融。听说后来,还真拉扯出几桩私情。
有关殷武王妃的流言,在殷武王回京以后的第二天,便像是被一刀切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殷珩虽还没去上早朝,朝中有关太后去大理寺越俎代庖一事便被朝臣们纷纷谏言弹劾。
说轻了是影响大理寺办案,说严重了便是涉政。
太后深居后宫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被朝臣们这般大肆弹劾过,她向来注重自己的尊贵形象,可如今因为殷武王妃这事,外面对她的态度都是不赞同。
太后怎能舒得下这口气。
倘若她真把孟娬处理掉了,即便有这些损失,也让她好想点。可关键是,孟娬也还好好活着,半点损失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