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树敌太多,反对他/密谋刺杀他/当面指着鼻子骂/已经冲冠一怒朝他拔剑砍来的人可以绕着长安城来回十几圈,荀攸作为其中一名可疑对象, 被他丢给下属后,转头就忘。要不是荀家是大家族,荀攸本人也小有名气, 他还真不能想起荀公达是哪一号人物。
“那荀攸还未认罪?”
“言行举止,坦然自若。吃得好,睡得好。”
“竟是这么一副问心无愧的模样?”董卓讶异道,“莫非他当真不曾谋划刺杀之事?要真是这样, 不如……再关个几天就把他放了?”
现在他在士人那边的压力很大, 如果放了荀攸,或许能改善他的处境。
“主公听我一言。”李儒道,“荀公达是否无辜, 就目前的局势而言, 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是荀家人,除却死去的慈明(荀爽), 他是如今长安城内唯一的荀氏子,在文人中拥有一定的声望, 这便够了。”
“文优的意思是……”
“不管荀公达有无刺杀主公之意, 与荀公达一同被捕的何 现已自杀, 我们手上掌握了何 谋逆的证据, 便可强行拖荀公达下水。怎么处置荀公达,还不是主公一句话的事?”李儒正襟危坐,“只要师出有名,那些文人纵然再恼再恨,也无法在此事上道主公一句不是。而主公,可借着荀公达,找出这些逆贼幕后的策划者。”
董卓有些意动,口中却道:“然而以戏志才的意思,荀公达此人本太师是万万动不得的。”
“戏志才的谋划,主公只可听其一半。”
董卓不豫道:“这是何意,这戏焕不是你推荐的吗?”
李儒并没有被董卓的脸色吓到,他镇定地为自己辩解:“儒敬佩志才的谋略,因此向主公引荐他,可惜志才一切皆好,唯独除了一点 太容易心软,行事间便多了几分束手束脚。”
“戏志才不愿动荀公达,一是太过谨慎,怕再引起士人那边的反弹;二是惜才,不愿主公再杀有识之士。然,借荀公达‘问路’,利大于弊,志才必然心知这点,不过是不愿为之罢了。”
曾面不改色劝说董卓毒杀少帝的李儒再进谏言,“大丈夫,谋划大业,岂能妇人之仁?”
董卓哈哈大笑:“好!说得好!还是文优知我心意!”
李儒这才道:“何况荀公达此人表现得太过泰然,我让狱卒在他眼前处置受刑之人,日日严刑拷打,在 人的惨叫声中,荀公达竟面不改色,没有露出丝毫破绽。若他确实无辜,那便罢了,假若荀公达参与了谋逆……此人未免太可怕了些,如此隐忍之人,他日必成大器。而他有逆反之心,将来必会成为主公的心头大患。”
董卓眼中露出刺骨的杀意:“既如此,便将此人交给文优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