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一年,五月。
由于东线战场战事紧急,原废王李恪再度被朝廷启用。
并且于三日之后,亲自率队前往河南道,增援李承乾一部。
当听闻这消息时也是满朝哗然,更是造就天下哗然。
那可是李恪啊。
曾经带着蜀地造反的人。
如今却被放出来了,而且还带队去了前线战场。
谁也不知道,让他去是福还是祸。
同时他们也更是不明白,李世民这般迷惑的操作。
为何要将一个曾经危害过大唐国本的人放出来。
……
前线战场。
当听闻自己的要求被李世民通过之时,李承乾也是长松了一口气。
李恪来了,自是能帮他分担很大的压力。
更能让他腾出手脚来好好施展自己的本领。
要知道,这哥俩可是正儿八经的两类人。
李恪是那种无需亲自登上战场,便能决胜千里之外的儒将。
李承乾则是那种亲自带队冲锋,直接能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猛士。
亲自率队方面,一万人之内的战争,李恪能绝对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十万人以上的纵横谋划,李承乾则能让自己占尽优势。
这看起来似是自相矛盾,但若是仔细想来便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兄弟二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相辅相成,他们的优点都能弥补对方的缺点。
而这也就是当初,李世民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为自己的儿子们铺下来的路。
只不过,他们是身在局中不知局,谁也看不清楚罢了。
也就在李恪抵达战场的前夕。
李承乾一方也终于遇上了倭军。
三万倭军甲士拉开阵势,浩浩荡荡的朝着李承乾一方急速推进而来。
而李承乾亦是当机立断,直让全军转行为守,在一日内便筑起一座巨大的临时营盘。
要知道,李承乾布置的营地与李靖布置的那可是有天壤之别的。
首先从堆砌营地的材料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