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皇帝旨意

“臣感沐皇恩。”朱以海点头附和。

心中却是嘀咕,狗屁的大喜,纯粹把老子当工具人了!

传旨太监完成任务,准备离去,朱以海见其言行举止颇有风范,虽着蟒袍却无跋扈之相,当下问道:“这位公公怎么称呼?在宫内何处当差?”

传旨太监忙道:“奴婢李国辅,在御马监当值。”

御马监是仅次于司礼监的重要部门,能爬到这个位置,可以说已经是太监中的成功人士了。

李国辅?有点印象

朱以海笑了笑:“原来是韩公公的门人,前途无量啊,孤在这里提前祝贺公公入司礼监。”

进入司礼监,是明朝太监职场的最终目标,司礼监掌印太监,更被誉为内相,太监们做梦都想坐上那位子。

李国辅双眼眯成线,脸上笑开了花:“奴婢承您贵言!”

他脸上堆着职业性的笑容,随后带着几个太监躬身告退。

“殿下可知,新皇伊始让藩王参加朝会,是何用意?”长史董守谕上前,神秘叨叨地说。

他那表情像是在说:这事有内幕,你肯定不知道,等我解释一二,你就会觉得我很牛逼,以后想在江南这块地上混,还得老老实实听我的。

显然前两天的事让董守谕很没面子,想要找机会重拾威信。

朱以海笑了:“你想听实话?”

“自然。”董守谕点点头,心道你啥都不知道,还在跟我装?

朱以海正色道:“说句犯忌讳的话,新皇乃凤阳总督马士英及四镇军阀所立,江南的官员和文人们,不买账的大有人在。”

“皇帝让诸王、勋贵参加朝会,一是为了让我们给他撑场面,二是向诸王宣示他福王乃天命所归,天下正统,这道旨意可谓一箭双雕!”

董守谕惊了,眼睛瞪得比狗眼还大。???

鲁王不仅脾气见长,眼力也十分毒辣啊!

最重要的是,他是怎么知道东林党人反对弘光皇帝的?这可是内部消息啊!

四更时分(凌晨两点),朱以海还在做美梦,被宫人们拉起伺候更衣,准备今日的早朝。

早朝,也叫御门听政,是明初时朱元璋制定的官员打卡制度。

规定文武官员每天凌晨三点必须到奉天门早朝,皇帝亲自接受朝拜、处理政事。

朱元璋出身贫苦,立国当皇帝后,也保持着这种精神,更希望文武官员们也能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君臣一起共建美好大明。

今天,宫女们没敢再准备大红常服,也没用亲王朝觐专用的皮弁服,因为皮弁服上衣也是大红色,不适时宜。

宫女们取来一身道袍,小心翼翼地为朱以海更衣。

道袍并非捉鬼作法穿的,而是源于明代汉服的一种,是明代汉人男子居家时的外衣,也可以作为衬袍或平民男子婚服。

朱以海身上的道袍呈石青色,交领右祍,领部加白色衬领,衣身左右开衩,胸背及两肩各用一个团龙补子,是明朝皇室流行的王爵道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