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救小女孩的,当时只有两个人:李牧,方云明。
本应早早布置完成的法阵,方云明一拖再拖,周围不断增多的兽迹,使得李牧只依靠手里的弓箭有些应接不暇,唯一能行的,便是动用手里的剑。但李牧突然注意到,方云明在慢吞吞地布置法阵时,目光总是若有若无地往自己这里瞟。看着渐渐形成攻势的兽群,方云明的速度似乎更加慢了。
一层细密的汗珠出现在李牧的额头上,手里的箭更加凶狠地射向进入李牧标记范围内的野兽。
小女孩,也是在这时,被一只装死的野狼叼走的。两人眼睁睁看着这一切的发生。李牧在等方云明施法救她,方云明在等他亮剑。一时间,连周围的野兽也吃惊地停了下来。
当女孩被拖进树林消失不见时,众人才惊醒。方云明迅速完成法阵,起身追去,李牧拿着弓箭紧随其后。
事情的关键,就是救女孩。
李牧没救,方云明也没救。
李牧不救的原因:一,方云明能救她;二,如果自己救她,自己就会有生命危险。
方云明不救的原因:一,李牧能救她;二,看看李牧的实力如何;三,李牧离女孩最近。
赵青梅认为这是李牧的责任,因为师父不会伤害他的。
而周围的孩子们也认为是李牧的责任,因为大师在布置法阵,李牧的职责就是要保护他们,既然李牧有能力救那个女孩儿,为什么不救?
想到这一步,李牧整理了一下思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自己出剑救了那个女孩儿,方云明会不会杀自己?如果会,那就是方云明故意设的局;如果不会,那就是自己想多了,确实是自己的责任。但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认为方云明会杀自己?
赵青梅说李威已被处死,也就是说复楚宗不认为在此事上和自己有什么矛盾。
李牧想了半天,最终目光落在了那把剑身上,方云明想要自己这把剑?所以才动心思要杀自己?现在,能证明自己想法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方云明面前出剑,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但如果这么做,就意味着在拿自己的性命来赌自己是错的。如果方云明真的要杀自己,就证明当时自己没出剑是对的,但自己的性命也难保了;如果方云明只是想看看自己的实力如何,就证明自己错了,虽然没了生命威胁,但小女孩的死就是自己的责任。面对这么一个矛盾的事实,李牧痛苦地揉动着头发。
难道自己真的要重新返回郢都,用事实来判断一下对错?如果对方真想要杀自己怎么办?自己现在的神魂被封,再加上城中的法阵,自己连一丝逃走的机会都没有。但此刻,自己真的十分想知道答案到底是什么。
李牧一直纠结着,直到天亮,才发觉自己已经筋疲力尽,晕乎乎地回到虎群中间睡着了。
但这一觉睡得李牧痛苦不堪,虽然睡得极为酣畅,但李牧一直眉头紧缩,还不时喃喃梦呓。
一觉醒来已是下午。李牧感觉自己浑浑噩噩的,四肢无力。极为虚弱,连手指头都不想动一下。自己身下是柔软的稻草,在自己的一侧,几只小虎崽正嬉戏打闹,一只母虎在不远处巡视。其他的老虎应该出去捕猎了。
李牧慢慢坐起身,感觉身体被掏空,愣在原地半晌,才站起身。看样子刚过中午没多久。地上还有一块烤羊腿,应该是给自己留的。喝了点水,将羊腿吃干净,李牧才慢慢感觉身子又是自己的了。
背上行囊,李牧拿起弓箭,开始了行程。没有了睡前的太多思绪,也不需要去真正证明什么。这只是一个问题,一个人生中总会遇到的问题,或许将来的某一天,自己就会想通了。但李牧真正的内心独白是:我想活着。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理由。
在树林的那边,老虎们正在和牛群角逐,已经有两头牛躺在了地上。但这六只老虎的状态也不是太好,其中一只走路一瘸一拐,应该是负伤了。
三支利箭突然从草丛里同时射出,穿进了三头牛的眼睛,没有哀嚎,重重地摔在地上。牛群惊慌地往后退去。
李牧要去海边,因此得和老虎们分开了。在之前,李牧答应过它们,要给它们建立一块安全的领域,使其幼崽免受威胁。因此,在之后的几天,李牧跟着老虎去了它们选好的栖息地。
红光闪过,深深的剑痕围成了一个圆圈,其中的威势使得老虎们瑟瑟发抖。剑痕被草掩埋,因此,路过的修仙者如果不仔细搜寻,是不会感受到的。
在此地又逗留了几天,等感觉一切都妥当后,李牧便动身走了。
没有离别,没有欢送。当李牧离开时,七只老虎正在外面捕猎,几只小虎崽在李牧划的圈子里玩耍。明朗的阳光照在李牧身上,手里拄着一根黄红色的木棍,李牧发现,其实不和人呆在一块儿,也挺好。
狂风中,飘扬着歌声,断断续续。只见那少年,一会儿慢跑,一会儿疾走,走走停停,好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