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修真洞府残余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3825 字 11个月前

朝廷赏赐不同于皇上圣谕,交接程序十分简洁,转眼之间,相关地契就到手了。

送走前往东城门处迎接阿菲法一行人的艾马尔与李楷王等人,李之随着太平公主去往百官府第洛南里坊区。

从此属于李之的官邸在修文坊,原为唐高宗嫡二子雍王、章怀太子李贤宅。

李贤,武则天第二子,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在胞兄李弘死后继立为皇太子,后因谋逆罪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

显然将此间赐予李之,其中有武则天的旨意,毕竟目前大小朝中事务,均有她来代理。

此举深处的寓意极深,为防备废太子在外有所图谋,武后早已暗中派遣酷吏赴巴州监控。

如今高宗许以李之王宅,即使抱病未曾驻殿临政,也会有人将案头事项汇报与她。

她正是借此来警示李之,在外有所图谋的下场。

这是在路上,由太平公主小心向李之婉转阐释而来,李之本不知修文坊原来主人,听闻这般解释,他只是淡淡一笑。

他原本就只将这里当做官邸,用来与官府中人交流之用,文绮堂别园才是他日常居住之地,那里距离正清文绮堂又很近,来往更方便些。

同时他也明白,武则天并非单独只针对他一人,还有三分驳高宗脸面的含义。

明知此人命不久矣,她会利用一切机会削减李姓皇室影响力,来凸显自己的威势。

太平正因瞬间明白了母亲的一番心思,才感到很是难为情,故而对李之辗转表达歉意。

李之低声笑道:“想想看,换作是你也会如此,这只是很正常的侧面提醒而已,皇上心意未被她借口拖延,已是相当给面子了,你不必如此挂心!”

似是没想到李之如此通情达理,太平公主面色顿时松弛下来,再看向李之,眼底爱意更浓。

原李贤宅虽仍保持完好,规模也足称宏伟,却也需要重新粉刷装饰,毕竟李贤宅虽除,原来主人的气息犹在,焕然一新,才能谈及入住问题。

不过远比太平公主在长安城所赠公主宅,要雄伟很多的建筑风格与规模,还是让李之心满意足。

他可不会在意此宅中是否留存不吉蕴意,身上刻有两个皇家二字的继承权拥有者,只要未曾登基坐殿者,又有几人善得其身。

而且他在第一时间,就觉察出原有建筑地面下有隐藏之物,并非李贤所深藏,而是一处修真者墓穴,或者说是一个修真洞府的残余一角。

它更像一处山洞一侧洞壁坍塌,灌满了破碎岩石。

因为年月已久,大部分的木质已经朽坏,坍塌处只剩下岌岌可危的洞壁残垣撑着其没有彻底垮下。

居中一坚石高台,盘坐着一具骷髅,可能是时间太久远了,骷髅虽然是靠在墙上,依然坍塌得七七八八,骷髅头斜斜支撑在肩膀上,看起来极为诡异!

首批订单品种单一,就是正清文绮堂出产的各式果酒。

其中葡萄酒占了八成,据艾马尔介绍,是因大帝品尝到纳西尔、阿明带回去的葡萄酒,如今已被他当做就餐过程中唯一酒类饮用品。

按说堂堂阿拉伯帝国,一次性仅花费万两纹银,并不太过显眼,毕竟正清文绮堂高于此类数目的单件品就存在不少。

但艾马尔接下来提到的,百万两价值的唐刀材质的阿拉伯弯刀订单,就让李之大感惊喜了。

不过百万两并非全部现银,而是有六成用乌兹铁矿石来替代,这等等价置换方式,反而令李之愈发满意。

天竺乌兹钢打造的刀锋利无比,举世闻名,但在当时已属于开采殆尽的稀缺矿物类。

由此所锻制出来的乌兹钢,就是目前新型唐刀主要用料。

只是因矿石来源不足以满足需用量,新型唐刀已采取最低乌兹钢含量配置。

再过几年,原产乌兹铁矿石会从此绝迹,若能通过阿拉伯弯刀订单,换回来几十万斤乌兹铁矿石,会是一笔相当合算的买卖。

但是,若要做成此单,就需要朝廷颁发贸易许可文书,毕竟阿拉伯弯刀为阿拉伯帝国最主要军用品,优质刀具无疑是提升帝国军事实力的有力保障。

古国外交,实力原则贯彻得赤露鲜明,丝毫不加掩饰,国际关系的实质不平等是根本性的,在实力相当的大国之间,军方交流一向十分谨慎。

以李之的观点,定然不会将此视为大唐军队的威胁,他还有无数军力改造方案正在研制当中。

像是那种机关弩的打造,能让连敌方近身交战的机会也得不到,刀剑威胁还不是空谈。

只是朝廷目前持有何等态度才是关键,他只能先行与军方提前交流,才能作出回应。

幸好当前两国间关系正趋向蜜月期,也就让订单交易的可能性无限提升,这放在一年甚至数月前,也是不可能的。

至于宣纸生意,因纳西尔、阿明前段时间返回,就是在处理相关纸坊的设立问题,目前已经到了将要出产品的时候。

与军方军工制品一样,李之皆有两成份子存在,若抛除人工与运输费用,相比直接出口宣纸的利润并不低上多少。

反倒是鼻烟因宗教禁忌原因,西域不会大批量采购,使得李之只能依靠欧洲来作为外销突破口。

之所以对鼻烟格外重视,李之有他的小心思,明清两朝中国可是被外来普通烟,鼻烟、雪茄、水烟等祸害得不轻,他打算借此冲击一下欧洲那些后世的强国。

生意之外,李之并没有向艾马尔透露关于李楷王的事情,此人与纳西尔一样,地位略显不足,只有帝王特使马赫迪那等级别的人物,才会有直接决断的权利。

终于有空闲与李楷王交流,太平面朝走过来的李之道:“我社稷叔刚刚说了,要你洛阳赋诗一首,以你初来者的角度,才能给以洛阳城更理智的描述。”

李之哈哈大笑,“实不相瞒,前日我孤身一人来到洛阳城,在城门下就曾感慨万端,已有一首诗作,暂取名为《秋思》!”

“哦?我很期待啊,就让我们见识一下,传闻里的少年诗文大家,会有个怎样地惊鸿巨作!”李楷王兴致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