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不动就死谏,这是打量着他不敢真的让他去死一死么?
有那么一瞬,昭德帝是真的对郑御史动了杀心的。可他知道,杀了郑御史,非但会彻底把自己的名声给搞臭,而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当年,郑御史死谏摄政王归政于昭德帝时,摄政王勃然大怒,直接将郑御史押入了死牢。摄政王没有料到,他盛怒之下的这个做法,会在文官中引起轩然大波。
文人也是有血性的,郑御史被抓,彻底激起了他们的血性,郑御史的亲朋好友、同窗、以及那些敬佩郑御史为人的文臣联名罢朝、死谏。最后,纵使是权势滔天的摄政王,也抵挡不住舆论的压力,最后将郑御史给放了出来。
郑御史当时的一番死谏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归根结底,是他站住了大义二字。
这件事,在当时,对摄政王一系的影响极大。在那之后,摄政王便彻底失了大义的名分,开始步步溃败。
有这样一件事在前头杵着,昭德帝就算再想动郑御史,也得多思量思量。杀一个郑御史不难,难的是,杀了郑御史的后果,他是否能承受得住。
死谏摄政王时,郑御史是占据了大义的,这一次,“理”这个字照样在郑御史这一边。太后寿宴上发生的事,让昭德帝的任何话都变得没有说服力。
权衡利弊之后,昭德帝最终决定向郑御史妥协。
昭德帝有些疲惫地揉了揉自己的眉心,他知道,像郑御史这样的传统儒士需要的是什么。他们闹这一番,无非是想确保中宫不可动摇的地位,打击一切有可能威胁到中宫的因素。
若是想让这些人满意,什么空口承诺都是虚的,他得做出些事实来,才能让人信服。
最后,昭德帝听到自己用一种连自己都难以描述的声音道:“将皇贵妃周氏降为贵妃,禁足时限改为三年,收回德妃协理六宫之权。日后,宫中一应大小事务,都由皇后做主。若有人敢对皇后不敬,或是暗中掣肘皇后,宫规处置!”
文人们这回才满意了,就连郑御史,也不说话了。
周氏从正一品皇贵妃被降为从一品贵淑贤德四妃之一,看似只被降了一级。但贵妃和皇贵妃,这一级之间的差别可大了去了。周氏不再是副后,日后自然要处处以许皇后为尊,无法再轻易挑战许皇后的威严,动摇许皇后的地位。
这也是先前无论昭德帝怎么处置惠嫔和庄氏,文人们都无法满意的根由所在。
后宫之乱,源于周氏,唯有周氏受了责罚,才能将一切拨正。
前朝,昭德帝刚刚宣读完旨意,后宫中,冯德妃和周贵妃很快就收到了圣旨。
冯德妃一脸平静地接过了圣旨,面上无悲无喜,她这宠辱不惊的模样,倒是让前来宣读旨意的內侍高看一分。
昭德帝派来的人才刚走,冯德妃身边儿的宫女就忧心忡忡地道:“定是惠嫔闹出来的那些事连累了主子!如今,皇上连协理六宫之权都收回去了,主子可是好不容易才熬出头的……哎,也不知道皇上会不会迁怒主子。”
冯德妃道:“稍安勿躁。皇上赋予本宫协理六宫之权,本宫就尽心尽力辅佐皇后,做好该做的事,皇上要收回,本宫自然也该双手奉上。是本宫的,终究会是本宫的,不是本宫的,强求也无用。”
宫女叹了口气:“主子,你这心性也太好了。”
她的心胸眼界都远远比不上冯德妃,难怪冯德妃是主子,她是奴婢。
“唯有谨守本分,在这宫中,才能长久。”这便是冯德妃在宫中的立足之道。
昭德帝虽然算不上有多宠爱冯德妃,但却十分敬佩冯德妃的品行,冯德妃在宫中的日子,过得也还算不错。无论当权的是周贵妃,还算许皇后,都不会苛待了她。
而另一边,周贵妃收到旨意时,面部表情虽没什么变化,但她的心腹宫女墨竹明显感觉到,自家主子眼中的温度散去不少。
这一次,前来宣旨的太监待周贵妃和墨竹没那么客气了。前些时候,昭德帝虽下旨将周贵妃禁足,却没有降周贵妃的位份,且言辞间偶尔还会念叨周贵妃几句。底下的人知道周贵妃圣心尚在,自然不敢对周贵妃不敬。
如今,周贵妃位份被降,昭德帝提起周贵妃时,神情烦躁。能在乾元宫当差的,哪个不是人精?自然看得出来。周贵妃若是失宠了,日后,他们在她面前,也不必像从前那般小心翼翼了。
墨竹赔着笑脸送走那太监之后,转头便与周贵妃抱怨:“一群捧高踩低的小人!主子一被皇上责罚,就立马换了嘴脸,真是可恶!待主子出去后,定要让他们知道厉害!”
周贵妃可没有心情去关注这些宫女太监,说白了,这都是些旁枝末节的小事。
她得势时,自然人人捧着她,一旦她失势了,过去见了她便赔笑脸的人疏远她,也是人之常情。
周贵妃所要思考的,是她该如何一直得势下去。
“本宫以为,这一次,皇后是蝉,惠嫔是螳螂,本宫是最后得利的那只黄雀。不料,一个疏忽间,猎人与猎物便掉了个个儿。没想到,皇后也懂得借力打力了。”
周贵妃想要利用太后的寿辰彻底将许皇后的气焰打压下来,让她威严扫地,可周贵妃不曾料到,许皇后竟反倒利用此事,进一步巩固了她自己的地位,并削减了她们这些对她有潜在威胁的人的势力。
谋算得再周密,也终有一失。
周贵妃叹了口气:“这一局,是本宫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