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许年只是以为这篇神书太过浅显或者本身就没有用于战斗的神书意,但是此刻研习了这几篇饱含司马首辅昔年经验心得的神书之后,他才明白过来,不是这些神书没有神书意,也不是这些神书太过浅显,是他无法领悟,似乎也只有他无法领悟。
原因应该是在于他自己的与众不同,在于他脑海中的那一十二本经典必背。
明日即是季末大考之时,眼前的这册书卷上所载不知是多少修行者梦寐以求之物,但自己却只能入宝山而空手归,或许自己就是无法使用除必背上所载之外的神书了。
此刻的少年合上书册不禁喟然长叹。
雍熙三年秋,时值九月二十九日,亦是元一书院季末考较之时。
此次季末试炼,除却进学四年和五年的两任即将毕业下山的高年级学子另有任务安排外,其他元一书院雍熙元年、雍熙二年和雍熙三年三期学子同时参加,其中便有破关而出的书院天之骄子、年青一代的标杆人物路青山和晚谕雪。
有传言,雍熙元年进学的路青山和晚谕雪两人皆是闭关有成进入了不惑境依旧是在学子中处于领跑的地位。
另就新晋学子们搜集资料后的分析,雍熙元年学子有五十一人,除却两个不惑境,其余几乎全都达到了而立境,最差的也是而立初阶雍熙二年学子有六十四人,最差的是志学中阶,最好的是而立中阶与之相比作为雍熙三年的新晋学子最差的还没有到志学境,最好的也只是而立初阶,只有一百人进学的人数上超过了前两期。
和这些师兄师姐们同时参与试炼考较,大多数雍熙三年新晋学子都觉得有些不公,但是少数佼佼者如许年、桑家姐妹,两个王府赵家子等人却将此看做一次挑战。以教习和讲郎们阅人无数的眼光来看,这便是普通天才和超卓天才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