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试炼的注意事项

却说雍熙三年的新晋学子们早先听闻今次季末试炼是要和前两届学长一同进行一同评判后,多数学子心下都觉得不公平,因为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作为新人的他们和诸位学长差了许多。

不过这天清晨在来到明理大讲堂外的公告栏看过上面所写的告示之后,新人们才恍然大悟,才明白书院先生们如此安排的用意。

那红纸黑字的告示上的第一句话便是,雍熙三年学子以组为单位参与此次季末试炼。

这也即是说,雍熙三年学子在试炼中是以五当一的,如此一来,乍看之下新晋学子们劣势似乎是补齐了,但是实际上修为境界上的差距并不是用人数便能补齐的,除非整个小组分工恰当、配合默契且亲密无间,只是五个人有五个心思,要其整齐划一这又何其难也!

不过,在人数上的优势,按照人多力量大的谚语,也算是补强了,故而少年们虽能看出其中的些许不妥之处,但依旧还是接受了今次的试炼规则。

人头攒动中,来自雍熙元年到三年的三期学子们,不断的传递着告示上的信息和各自对今次规则的探讨看法,明理讲堂前不由得极为纷扰嘈杂。

“肃静!”

忽然间,一道有若洪钟般的震喝声自明理讲堂大门处传来,众学子们顿时噤声抬头看往十八级台阶之上,但见有一身着朱紫文士衫面色严肃的教谕出现,在这位教谕的身后是三名身着黑色袍服的教习。

这几人许年也不陌生,为首大喝出声的教谕是讲武堂秦川景秦教谕,在其身后分别是文韬阁教习卢有春、天工馆教习姜三木和最令许年的意外的陶朱台教习祖白圭,祖教习以分析敏锐举一反三观一知十的能力见长,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出现在了这里。

“雍熙元年学子随我到修德讲堂。”虽然有二百余人在场,但此刻的明理讲堂前在秦教谕之威下并无人喧哗,卢有春教习清朗的声音传来后,随着人群中脚步声的响起,场中去了将近四分之一。

“雍熙二年学子随我到敏知讲堂。”紧接着,天工馆教习姜三木闷闷的声音传来,片刻之后的场中只剩下了秦教谕、祖教谕和百名雍熙三年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