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山道、门殿与……贵气逼人的陶朱台

湛蓝晴空中不知何处飘来的几片云彩,就这般慭慭然的将耀眼的太阳遮挡,灿金的云边、蓦然一暗的大地、倏然而起林间之风,夏日的午后忽的就变的莫名凉爽起来。

山道蜿蜒而上,山门坐西朝东,在巍峨九秦山的遮蔽下,三重汉白玉牌坊前是大片的阴凉草地。在这如茵的草地上,聚集着一百名背着行囊满怀憧憬的元一新晋学子。

三四人合抱亦几不可围的山门石柱,威严硕大的镇山石兽,牌坊顶上“元一”两个剑气纵横的古拙篆字,以及上书“风可进雨可进皇帝不可进”十一个大字的石碑,无一不在诉说着书院悠久的历史和前辈创造的无上荣光。

仰望山门,新晋少年们莫名挺起了胸膛,目光中也尽显热切之情今日踏入此门,待到三五年后再下山时,书院的荣光将会由自己书写,将会由自己延续。

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同时涌上心头,氛围如此、气场如此,即便是自觉与双月大陆无甚关联的许年也不由得深受感染,一入此门终生无悔,一入元一终生无悔!

山门之前站着的是陈讲郎,看着眼前的一众朝气蓬勃的少年,他也不由得想起了三十余年前的自己,那时的自己也是如此吧,那时的同年如今有几人安在?

“先生,新晋学子人齐了。”

玄色长衫的年轻督导来到跟前提醒道,陈讲郎也从对往事的缅怀中回到现实,面容一整肃声而言:“两人一排,随我上山。”

然后,陈讲郎当先而行跨入书院山门,草地上十乘十的方阵由左至右、由前至后宛如逐渐消散的像素方块,两人一排紧跟其后。

一道道身影经过赵九重题碑、经过镇山石兽、也经过汉白玉牌坊,仿佛历经书院荣耀的历史。终于,少年们踏上了石阶,许年也是如此。

据说九秦山上本没有路、更没有石阶,这是元一书院广开山门招贤纳才之后,由希伊先生以一管紫毫畅饮而书笔凿而成。

拾阶而上,石阶或偏或倚却又不觉突兀,那凌乱无序中自有章法、那整齐划一中自有意趣,这是以山道为纸,以真灵为笔书写的意气之作,若是真灵离体附于石阶,犹可感知到数百年前的笔意牵扯!

此是山道,也是书道,更是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