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仲夏之际,这一首词应情应景,端的是妥帖无比,更妙的是与平凡处见意趣,将这版画中闲适恬淡的意境描绘的惟妙惟肖。
这一首改自前生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佳词写就,许年略作停顿调和砚中松墨,随即再次落笔成文,这第二首词依旧是情景交融,更优于前作。
“滚滚北沧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落款是为临江仙·观滔滔北沧。
四道正题中前两道写完,时间才堪堪过去了一个时辰。文试从辰时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亥时,若按照二十四时制换算,那就是早八点到晚十点,合计十四小时。
作为开场首题,这四首诗词虽然简短但更考验一众入试新生的灵气和悟性,对于整场文试而言尤为重要,是故在经过各自的接引书生指点后,一众入试新人都知道这首场首题的重要性,尽皆拿出十二分的精力来作答。
因为首题若是答得好了,能给阅卷官留下一个好印象,接下来批阅长篇文章和辞赋时阅卷官给的等次也低不了。同样听过方望开考前嘱咐的许年自然也不敢有半分懈怠,尽其所能的挑选经典佳作来应对考试。
诗词题作答完毕,许年并未继续拿出文章辞赋试题,他要趁着此刻状态正佳,将这四首诗词誊抄在程文纸上。
诗词文赋考较灵性悟性,要求用楷书作答,只须答卷干净整洁字迹清晰即可,对于书法并不做过多的要求,但是用脚底板也能想到若是可以写一笔好字定会给诗文增色不少,更何况前生的许年是个语文教师,参与的阅卷不下百次,改卷时第一眼看的并不是内容而是字迹是否清晰工整好看,书写好的天然具备加分buff。
有此经历的许年誊抄起来自然是百倍用心,拿出了前生投稿参加书法比赛的本事来对待。
程文纸是三层生宣精裱,雪白的纸上有朱砂红线做格栅,书写时不浸不晕、生涩与顺滑恰到好处。纸精墨妙之下,许年的誊录十分顺利,随着一笔一划落下,一个个精妙绝伦的小楷跃然纸上。
细细观之其师法出自华夏钟繇,但又集楷书四大家之所长,所书小楷点画精到,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笔力劲道,气格通达,法度俱存。
通篇观之,其文结字匀停,行列齐整,古风与今法融会贯通,那婉丽飘逸、雍容典雅、不激不厉的气度,颇有儒者之风,非饱读经义的书法大家不能书之。
最后一笔落定,许年轻轻吹干墨迹,再次看向自己所书四首诗词,甚为满意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