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话,谭有财的语气不由的加重了许多,同时他还很郑重的把顾长年跟前的包袱,再次往顾长年面前推了推。
对方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加之态度又前所未有的坚决,再有大家又深刻了解谭有财的为人,不想场面再僵持下去,李兴田便冲着自己的小闺女小女婿点点头,示意他们把银子手下。
顾长年见了,点头颔首,“有财叔您别急,我跟宁宁就谢谢叔您的大方,这银子,我们收下了。”
说着话,顾长年看都不看包袱里有多少银子,直接抓起包袱皮,转身就递给了已经来到自己身后的安羽宁。
见此,谭有财这才哈哈一笑,大掌一拍桌子,“好!好!这才对!这才是好孩子!!”
经过这场波折,直到安羽宁同样看也不看的,把包袱放到了小家伙推车下头的储物篮里,堂屋里的气氛这才恢复了刚才的热闹。
直到大家都吃饱喝足,安羽宁夫妻二人回到家中,取出包袱打开来一看,乖乖,里头居然是十两一个的银锭子,足足有二十个。
如今不要说他们所属的安王治下赋税高,便是新帝治下,那赋税也是高的吓人,如若不然,又怎能支撑得起君王跟大臣们的奢侈生活?
谭家猪肉生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必然是有影响的,另外走商也不易,便是这腊味在金明城那边再走俏,可除去所有乱七八糟的开销外,一趟也挣不到多少钱。
眼下的年景,除去高昂的赋税外,在五口之家一年都花不掉三两银子的情况下,谭家一下给他们二百两,这可是个大数目了。
想来此趟走商,谭家所得的钱财,一半都应该在他们这里了。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面对谭家如此诚恳的举动,安羽宁与顾长年反而是决定,以后对谭家的事情该更尽心一些才是。
像一些针头线脑啊,油盐酱醋什么的,安羽宁空间存货很多,边上三家亲人要是家里没有了的时候,安羽宁就会给他们送一些。
如此发展到后来,这些东西其他三户家里一旦缺的时候,就拿钱上她这里来换,再不然就是让她代买,搞得她就好像是开了个杂货铺是的,发展到如今,村里的十几户人家也喜欢到她这来买东西。
如此下来,安羽宁空间存货慢慢减少后,想着外头如今还是不太平,她便跟顾长年每年都会去一趟州府,把货物补充齐全。
当然了,做这些为的也不是挣钱,无非是为了方便家人,然后手里有粮心不慌罢了。
待到五丫把来意说明后,安羽宁也不矫情,当即应了话,把屋里刚才的烂摊子给收拾好,这才推着自家两个臭小子,招呼着忙好了的顾长年一道,锁了家门就去了隔壁院子。
喊上隔壁院子的娘亲与小弟六郎,唤上再过去一个院子里的三婶与五郎,三家人一道就往下头,已经扩建成了三个院落的谭家走。
十年来,谭家人凭借着他们的能力与胆气,凭借着安羽宁这个有着现代先进理念,以及有着极深城府的顾长年夫妻二人的出谋划策,谭家的生意做的很是不错。
便是在这个赋税高昂的乱世中,也能获得还算丰厚的利益。
这不,谭家听了安羽宁的点子,改进了自己的肉铺后,为了货源充足,他们还自己开起了养猪场不说,甚至在随着谭家三个儿子都长大成人后,他们的壮劳力足了,靠着威远镖局的路子,谭家便开始跑起商来。
这一回是谭有财带着二儿留守,老大谭宝柱领着老三谭宝栓,带着自家的腊肉、腊肠、腊鱼跑了趟金明城走商去了。
此刻按照五丫满脸喜意的态度来看,谭家人这回的收获定然不少。
事实嘛,果然也如安羽宁猜想的这般。
等到晚间,赶车的老爹与三叔家来后,发现自家的院门是紧锁的,不用想他们都知道,自家屋里的人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