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新旧更替

秦檀从景寿宫出来时,心脏依旧跳得飞快。

宫外的寒风呼呼吹来,令她耳朵泛疼。这疼意让秦檀迟钝地意识到,自己已活着走出了景寿宫。

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撩一下微乱的额发,渐渐平复紧绷的心绪。

方才的她,是真的与死亡近在咫尺。

这深宫从来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那些撞破宫闱密室的人,大多都会落个死不见尸的下场。她能全身而退,已是大大地超乎了预料。

没想到,谢均竟然是用那种法子脱了险!

“檀儿。”

就在此时,谢均的唤声从她身后传来,音色甚是温柔。若旁人不清楚他二人的关系,还道是一对恩爱眷侣。

秦檀理了理襟袖,道:“相爷,既然出了景寿宫,就不必这样喊了。”

谢均眸光微动,唇角泛起轻暖笑容:“太子多疑,但凡有任何一个破绽让他起了疑心,你的命就别想保住了。为此,只要近得太子身旁,我便得喊你一声‘檀儿’。”

秦檀只要听到那句“檀儿”,便觉得有些别扭。除了母亲,还未有人这么亲密地呼唤过她。——不,贺桢似乎也是这样唤过她的,但贺桢这样喊,秦檀只会觉得倒胃口和不耐烦,巴不得贺桢赶紧走远点儿。

“相爷用那等说辞来对付太子,若是太子告诉了旁人,这岂不是坏了相爷的名声?”秦檀问,“我可不想做一个千古罪人。”

谢均闻言,很是淡然:“太子殿下不会说与旁人,这点你大可放心。”

“相爷怎么知道……”秦檀微疑,“太子殿下可不像是那么良善的人。”

谢均拿她这副追根问底的样子有些无可奈何,只得微叹了声,道:“我说不会,便是不会。”

顿了顿,他又道:“这副耳坠,你戴上吧,免得再让人说你藐视规矩,不敬皇家。谢荣辛辛苦苦才寻来的宝贝,留在我这里也是浪费。”谢均掏出那对被手帕包着的耳坠,递给秦檀,“至于这张手帕,我就收下了。”

秦檀闻言,不知为何,脖颈上一阵沸然热烫。她敢肯定,她的脖颈一定泛起了红色。

——那可是!可是她的私物!是她绣了自己闺名的手帕!与别的手帕不一样!

谢均拿这手帕来对付一回太子也就罢了,可他现在竟然不肯归还手帕,要把这手帕带回家去!

这是什么道理!

“相爷,这怕是不好吧?手帕这等女子私物,您还是不要放在身边为好。”秦檀咬着唇,伸出手来,朝谢均讨要东西,“我拿回去吧。”

谢均神色温文,眉目里有淡淡的笑意:“方才我说了,太子多疑,我们不可露出破绽来。若是下回太子讨要这手帕,我拿不出来,那就不妙了。”

一句话,就把秦檀噎了回去。

“就说我不高兴,讨要回去,也不成么……”她小声说着。

秦檀咬咬牙,垂下了手,露出一副微悻的神态。不一会儿,还不忘凶恶地瞪一眼谢均,低声道:“真是让相爷白占便宜了。这手帕绣起来也是很费工夫的。”

她正咬牙切齿着,倏然觉得鼻尖上一凉。旋即,便有细细茫茫的白点子,轻而缓地落在她的面颊上,湿凉凉的。秦檀一抬头,却见得灰暗的天空里,不知何时飘起了星星点点的雪花。

“下雪了……”秦檀张望着天空,喃喃道,“老天爷是给陛下送行呢。”

谢均不答,负着手,望着秦檀。女子乌黑的发髻上盛了些许的雪花,鬓花上也绽开了几点白;她颈边的绒毛贴着瘦削的下巴尖儿,被风吹着乱舞,乌黑的眼仁有些湿漉,也不知是被雪雾所染,还是天生如此。

“……早些出宫吧。”谢均终于道,“今日的宫中,一定忙碌非凡。你也要回去换白装,跟着你夫君一道为陛下哭丧。”

秦檀点头。

她方往前走了一步,忽然想起了什么,“啊”地短促叫了一声,微微懊恼道:“白来宫中这一趟了!本是想和离的,事儿都大成了,陛下都说要吩咐燕王去操持这事儿了,却偏偏……偏偏出了这档子事!”

她这懊恼的神情,生动鲜明极了,有了分小女儿的可爱。

谢均摇了摇头,道:“檀儿,能保住一条命便不错了,和离的事,下次再说罢。”

秦檀慢吞吞把谢均给的耳坠戴上,露出副不快神情。待戴好了那副耳坠,她向谢均告了退,这才出宫去。

贺桢已在家中等了秦檀许久了。

陛下驾崩的消息,已传到了贺府这里来。这一会儿功夫,他已经让阖府的人连忙换上了缟衣,屋檐门庭俱换上了大丧的白色。

见到秦檀回来,贺桢迎上去,问道:“你可见到陛下了?”

他怕秦檀已得了和离的旨意,准备收拾嫁妆行李回娘家了。

秦檀见到贺桢眼底那抹焦急,心底恼极了。她甩了帕子,不高兴道:“没见着陛下,就被赶出宫来了。”

贺桢听了,知道她没能请到恩准,心底微舒了一口气,道:“夫人,你快去换身衣裳吧。陛下大丧,得穿得素净些。”

现在,他这声“夫人”叫的名正言顺,甚至有些示威的意思。秦檀听了,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自顾自回去换缟服了。

贺桢被她瞪了一眼,却一点儿都不气。

他也觉得自己有些奇怪,换作是刚成婚那会儿,他定会被秦檀激怒。现在,他却觉得秦檀对自己不谄不捧,性子利落耿直,让他颇为欣赏。

陛下驾崩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朝。一时间,举国缟素,满京哀声。梓宫在太极殿停了十五日后,被移入了帝陵之中。出殡那日,阖城飞白,哭声震天,文武百官跟着皇帝那披着龙帷的吉祥轿,一路哭送。

先皇帝膝下有四子,长子是恭贵妃所出的燕王,贤良有为、颇有声望。次子便是太子,他虽是嫡子,却因性子偏戾被先皇帝所不喜。三子乃是李衡知,从前被封作晋王,不过如今已被褫了封号,打发去了蛮荒的昆川,他的母妃也早也不在。四子是魏王,生母是个卑贱的宫女;他不得陛下看中,也无母家支持,在诸皇子间几乎是个影子一般的人。

国丧乃大事,按道理,那远在昆川的三王李衡知也该回来哭丧,可朝臣却没见到三王的身影。有知情者,说是太子不喜三王,不让他回来哭丧。

这等流言,虽不可尽信,却依旧让朝臣心中胆寒。

待白事过后,便是新帝的登基。这是一桩大事,六部要筹备诸多事务,朝中上下一团忙碌。除了准备登基大典的诸项事宜,还要处理拔擢新臣、拟内外封号等事。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即位,必然会重用自己的心腹。

贺桢从前便得太子的青眼,如今新帝将要登基,他因办事得力,擢升一级,成了从四品太中大夫,虽不设常职,却是个出入陛下面前议事的官位。依照往例,秦檀的品级亦上抬了,被晋为恭人。

贺桢虽然只升了个从四品,但对贺家来说,却是一桩天大的喜事。须知在大楚,这四品、五品之间,有一道天堑,许多人努力了一辈子,削叫脑袋都没能迈过这道坎,终其一生只是个五品小官,上朝时只能站在殿外吹风。

贺家喜气盈盈,秦檀却一点儿都不高兴。她终日埋头在自己屋里,只顾着绣一方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