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严父教子

北朝纪事 绿梅枇杷 6442 字 8个月前

青衣男子出元祎炬府邸的时候,正是元昭熙进家门。昨天的事虽然和自家关系不大,但是既然牵扯到羽林卫,他和周乐又机缘巧合被卷入,昭熙想着,还是该和父亲通个气。

元景昊这日正闲,在家里逗儿为乐,到长子来见,尤抱着小儿子嘻嘻教导:“叫阿兄——阿——”

婴儿“呀呀”挥舞着手臂,说不出个囫囵词,口水倒是流了一滩,元景昊也不嫌弃,擦擦就过,反问昭熙:“今儿不轮值吗,怎么回家来了?”

昭熙删繁就简,把前日所见所闻和父亲说了——当然略去了去庄子上的原因,以及被三个半大小子围攻的过程,元景昊起先还含笑,到后来面色渐渐肃然,沉吟片刻,问道:“……是郑侍中?”

“多半是,”昭熙点头道,“孩儿出宫的时候,正赶上他进宫。”——又把私底下给郑忱通风报信的事儿给省了。郑忱这等容貌,对他反复示好,这要传出去,众口铄金,谁知道会闹出什么话来。

就是父亲这里,也少提为妙。

“依你看,太后会怎么处置?”元景昊拍着小儿肉墩墩的后背问。以他对妻姐的了解,当然能推断出来,不过是借此考校儿子。

昭熙道:“太后气得很!”

元景昊眼皮撩了一下:“这里没有外人。”——他的书房,书没几卷,人也没几个,都是带耳朵不带舌头的。

“依儿子看,”昭熙道,“有惊无险。”有他通风报信,要还能有险,这人也没救了。真要蠢到这份上,谁给他策划的永宁寺?

“然后呢?”

“然后……”元昭熙迟疑了片刻,他还没想过然后,郑忱不倒,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至于李家的事情怎么解决——太后总会有办法,“李家的损失,总须得有人出面承担——陈莫担不起。”

“谁来承担?”

元昭熙脑子里把相关人事都过一遍,最后不得不承认,能担得起的人不多:“如果不是崔家,那就只能是九哥了。”陈莫和崔家有亲。元祎炬行九,“崔家和李家,可没什么仇怨。”元昭熙又补充道。

元景昊摩挲着小儿子柔软的头皮,点了点头。他这个长子在行伍中长大,打仗是不用说,对朝事却生疏,不过,能中规中矩分析出这几条,自保也够了。便笑道:“那接下来怎么做,你心里可有数?”

“如果太后让孩儿接手羽林卫全营,孩儿也是能胜任的。”元昭熙道。虽然崔家有可能被背上黑锅,但是这个可能性比元祎炬小多了。崔家毕竟大族,人脉根底深厚,除非太后打算动崔家,否则没必要舍易取难。

说到底,元祎炬有什么,勤勉有什么用,剥除宗室的光环,他就是个孤儿,一衣一食,都仰仗皇家供给。

这世上大多数的人,都是乐得欺软怕硬的。为什么不呢。

“知道就好。”元景昊没想那么多,又回头捏捏小儿子胖嘟嘟的脸,换了话题,“这么说,你昨儿去看三娘了,三娘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昭熙呆了一下——其实嘉语是与她说过次日要归家,可惜他当时脑子在离家出走中,根本没有听进去。

“嗯,没问?”元景昊“欸”了一声,多少有些失望,“好好的说去祈福百日,这都第二个百日过完了,再迟,这小子都要满周岁了,她个当长姐的还想缺席不成!不像话,太不像话了——你说是不是?”

最后那句“你说是不是”却是对婴儿说的,婴儿浑然不知道父亲在苦恼什么,呀呀地手又抓了上来。

昭熙也知道父亲就是发牢骚,并非真的动怒——父亲对他两个妹子一向怒不起来,但是父亲发了话,总不好不接,想了片刻,说道:“到阿袖出阁,三娘就回来了——另外中秋总要回来。”

提到贺兰袖,元景昊的好心情就去了一半:他自问这些年对她们母女并无亏待,不曾想,还是种下祸根。浣云他是拿得住的,却不知怎的把女儿养成这样。

到底还是贺兰家的种,养不熟,不是自己的孩子,怎么都养不熟,看他的三娘,早年也淘气,如今多懂事——他这么想的时候,不可避免地犯了天下父母都有的毛病:癞痢头儿子是自家的好。

要不是太后明令不许,又碍着浣云的情分,他早结果了她。

好在——

“也是这半年事多,”元景昊道,“到中秋过后,也该让人着手操办了。”

这天底下哪里有临出阁才匆忙操办的新嫁娘,昭熙知道父亲是彻底厌恶了表妹——她如今人在哪里连他都不知道,只是可想而知不会好过。

猛听得父亲又说道:“……前儿你母亲相看了李家几位小娘子,回来和我说十娘子好,你又刚巧救了她——”

“孩儿并无此意!”昭熙赶紧撇清,“救他们的也不是我,是三娘……阿爷记得小周吗,在信都救了三娘、被我收为亲兵的那个。”

“周……周乐?”元景昊皱眉,“你把他叫来洛阳了?”

父亲面前,昭熙也不好说那些母羊、羊羔之类的浑话——说到底三娘还要用他,便只含混道:“来洛阳有一阵子了,如今在给三娘训练部曲。”

元景昊:……

元景昊觉得自己的头又开始疼了,阿言好武他也认了,三娘什么时候开始染上的这个毛病!什么部曲,都是些臭男人,三娘要他们做什么!人家女儿就是个女儿的样子,他这两个女儿……

罢了罢了,都等她回来再说,先顾了眼前这桩——其实元景昊心里清楚,真见了女儿,他哪里敢问罪,不陪笑就不错了——“那也好,不管李家和郑三什么恩怨,既然出了这一遭,先看看也是对的。”

昭熙这才松了口气。

元景昊自己琢磨了半晌,唧唧咕咕地道:“你母亲说郑家小娘子生的好,可惜郑家这家风……李家你又看不上,从前我是觉得崔家不错的,但是如愿……然后范阳卢氏,”一拍大腿,“呔!我怎么忘了谢家!”

昭熙脱口道:“谢娘子有主了!”

元景昊:……

元景昊眯着眼睛,从上到下,又从下往上打量儿子,昭熙被他看得一阵毛骨悚然:“阿——阿爷!”

“兔崽子,你老子还没说谢家哪位娘子呢。”

昭熙:……

昭熙定定神:“阿爷莫要戏耍我,谢家如今及笄未嫁的,不就只有五娘子吗。”

元景昊嗤之以鼻:“你倒打听得清楚!说!好端端的,洛阳这么多家,你觊觎人家小娘子做什么!”

昭熙:……

这做爹妈的要不讲理来,做儿女的就只有崩溃的份。昭熙几乎是强行辩解:“谢娘子和三娘好,如今就住宝光寺里,孩儿去看望三娘,碰上过两回。”

“几回?”元景昊瞪起眼睛。

“三……四回。”话出口,昭熙是恨不得咬舌,不知怎的,记起歇在庄子上那晚的梦,脸上就开始烧——可他连她的脸都没有看到过!

元景昊拍腿大笑,竟失手将怀中婴儿给摔了出去。

婴儿不明所以,犹自手舞足蹈,咯咯直笑,昭熙魂儿都给吓掉了,一把接住肉团子:“阿爷!二郎可禁不住摔!”

“咳咳!”元景昊老脸一红,干咳两声,“为父这不是,咳咳,这不是……既然大郎你看中了,阿爷这就叫你母亲准备着,咱们上谢家提亲去!”

昭熙:……

昭熙涩然道:“阿爷没听我说吗,谢娘子她……有主了。”

“有主?”元景昊笑容一收,斜睨了儿子一眼,招手道,“你过来!”

昭熙:……

“阿爷有什么话就说,孩儿听着呢……就不过来了,免得惊到二郎!”

“小兔崽子!你爹的儿子,有那么容易惊到?过来!”

以昭熙的经验,历来被父亲喊到近前,多半免不了挨揍,所以心里实在不情愿:他不过就是知道谢娘子排行,怎么也说不到觊觎啊——父亲怎么能用这么猥琐的词来形容自己的儿子!——除此之外,他还有什么错?

见昭熙抱着弟弟磨磨蹭蹭不肯过来,元景昊叹了口气:“你过来,为父不打你。”

昭熙:……

元景昊看着肉乎乎的小儿子在大儿子怀中东张西望,咿咿呀呀,十分惬意,又叹了口气,说道:“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回平城病倒的那次吗?”

昭熙面皮一僵,他记得,他当然记得。那是他被父亲带离平城之后第一次回去,那之前大约有两三年没见过三娘,父亲不知道给他念叨了多少次,要爱护这个一母同胞的妹妹,她是他在这世上最亲的人……

在他想来,那该是个漂漂亮亮的小姑娘,乖巧,听话,会亲亲热热喊他“阿兄”,就和阿言一样——好吧阿言实在说不上多乖巧。然而到真见了,还不如阿言呢:这就是父亲一直给他念叨的妹妹吗,这个沉默的,别扭的,土气的孩子,连“阿兄”两个字里,都透着冷漠。

之后……就更糟糕了,他上吐下泻,差点没要了命。后来发现是中毒——幸而发现得早,也幸而毒性不烈,他体质又好,饶是如此,也还躺了半个月。那时候他想不明白,三娘小小年纪,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思。

之后也一直没想明白。

“……你那时候年纪虽小,见事已经很明白,”元景昊面上露出回忆的神色,这个儿子是他一直带在身边,他长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他都看在眼里,“你一开始就知道是三娘,是不是?”

昭熙抱着弟弟,手上忽然有些沉,他愣了片刻,方才说道:“那时候三娘小,不懂事……也是有的。”

“我只问你,你当时为什么不说?”元景昊不理儿子为女儿开脱的话,只问,“是怕我责打三娘?”

昭熙实在不知道这当口父亲翻起旧事所为何来,支吾了半天,见父亲没有放过他的意思,只得点头:“三娘小,又是个女孩儿,哪里挨得住阿爷的打……”——他当时在昏迷中,并不知道最终是贺兰袖替嘉语挨了那一下。

“你当时说出来,可以少吃不少苦头。”元景昊目色微微往上,雕梁画栋,尽在眼底,“是我教你要忍,要让着妹妹……养成你这么个性子,不像我,也不像你娘,你娘……性情可果断得很。”

“阿爷——”听到父亲话里有自责的意思,昭熙登时不安起来。

“你不说,是你宽厚,也是你运气好,”元景昊瞪了他一眼,“也不想想,要是你就此送了命,何其不值!就是三娘,到她长大了,懂事了,想起来,一辈子能心安?这是你犯的第一个错误。”

昭熙:……

搞半天还是他的错,他就不该往好处想他爹!

垂头丧气应一声:“……是。”

“不服?”

“服!”昭熙赶紧抬头挺胸,应声响亮。昭恂不知道兄长怎么忽地站直了,跟着大声“呀”了一声,倒把元景昊逗笑了:“服就好。你虽然嘴上不说,但是那之后,还是多少疏远了三娘——”

“我——”

“别急着辩解,”元景昊淡淡地说,“这固然有你们兄妹聚少离多的缘故在内,但是你敢说,和平城那次,一点关系都没有?”

昭熙抿了抿唇,父亲说得对,但是他委屈——任谁在他的位置上,却如何还能亲近当初那样一个三娘?他固然爱护她,那是爱护母亲留给他在这世上唯一的纪念,但是亲近——那太难了。

如果不是——

“如果不是三娘转了性子,”元景昊说这句话,心里未尝不庆幸,三娘转了性子,不但肯亲近兄长,对他这个做父亲的也多了依赖。一个人要对另外一个人生出依赖,即便是至亲,那也一定要有很多很多的信任。三娘又不像大郎,自小跟着他,“……你们兄妹,难道这样僵一辈子?”

昭熙的头又垂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