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伯勉大醉醒来,以至午时,忽想起昨夜酒醉妄语,大叫不妙,心系弧厄,知其定当行此计以杀贼,恐其有性命之危,心中好生懊悔,遂换上朝服,直奔王宫而去。
行至宫门处,令侍卫通传,欲进宫面圣,侍卫报于幽王,幽王听是太史伯勉求见,叹道:“唉!太史……如今寡人心中的烦闷,又岂是你区区一个太史所能了解,不见,你去回他,就说寡人嫌他啰嗦,不愿见他。”侍卫回来告知伯勉,伯勉这才心中稍安,知弧厄尚未事发,正欲离去,忽见郑伯友到来,忙上前拱手言道:“小侄见过叔父。”
郑伯见是伯勉,随即问道:“世侄,你身着朝服却站在宫外,这是为何?”
“小侄本有事起凑吾王,哪知大王不允见,正欲离去。”伯勉道。
“大王如今越发不像话了,你乃当朝太史,怎得拒之宫外?哎……”郑伯顿了顿,又道:“世侄面圣,不知所谓何事?是否要紧?老夫正欲觐见大王,若有要事,容老夫去替你通传。”
伯勉听郑伯如此说,正和心意,随即言道:“也非要事,只是前日渭水决堤,晋卫一带百姓多有受灾,若大王能施恩以泽,施仁以政,实乃明君之举。”、
“世侄所言有理,只是大王如今恐怕……唉!”
伯勉自然知道大王定然不于理会,若据实以报定当大怒,又听郑伯道:“世侄再此等候,容老夫去替你通传便是。”言罢,便欲入朝而去。
“叔父且慢!”伯勉道。
郑伯见伯勉仿佛还有话说,随即转身问道:“世侄还有何事?”
只听伯勉笑道:“叔父若以实相报,大王定当不悦,必然不会允见,叔父只需于大王言明,小侄请见只望大王赐小侄一盆兰花,若大王允见,小侄便随机应变,若大王心情尚悦,小侄便上奏此事,非则便择日再奏,以免龙颜大怒。”
需知当今天子,乃有两大喜好,众人皆知,其一便是美女,幽王继位之初,所颁第一道旨便是全国搜寻美女,虢、尹之辈便是投其所好,才被为之重用。这其二,便是种花养草,幽王行宫之内,奇花异草甚多,有很多稀有品种,均是命百官明间收集得来,伯勉如此说,也正是为投其所好。
郑伯听伯勉所言甚为有理,也知大王性情怪癖,于是点头称是,进宫去了。
约么半盏茶的时间,太监出来通传大王允见,便带着伯勉入泰和宫而去。进得泰和宫,只见周幽王坐在正宫龙椅之上,伯勉随即上前行君臣之礼。礼毕,便与郑伯友同立于一旁。只听幽王对伯勉言道:“卿若早懂得种花之趣,就不用写如此多烦人的奏折予朕了。”言罢,脸上却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笑。
郑伯友听幽王此言,一脸不悦,正欲上奏,忽听太监上前通传,言王后娘娘在外求见,幽王允见,只见褒姒手中拎着一个用黑布罩着的竹笼,满面怒容的走进殿来,正欲行礼,幽王见状忙上前搀扶,轻声道:“王后快快请起,无须多礼,你这是……”全然不理会郑伯与伯勉立于一旁,气得郑伯满面通红。又听幽王怒道:“是哪个大胆奴才,尽敢惹得王后凤颜大怒?难道不想活命了吗?”
只听褒姒冷哼一声,道:“便是那些个侍卫,好不无礼。”
伯勉听褒姒如此说,心中便已猜到一二。又听幽王道:“王后休要动怒,是哪个侍卫,如何无礼,你且告诉寡人,寡人砍他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