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新增建后的盛京老皇宫,才正式掀开了面纱去。
若说原来的十王亭,是老皇宫的东路;曾经的凤凰楼、台上五宫,乃至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所修建的东所和西所,合并而为中路;则此次新增建的部分,乃为西路。
整个西路,分为前后两大建筑群。
后部,就是为了尊奉《四库全书》而增建的文溯阁。
文溯阁后有仰熙斋,为皇帝书斋,再往后又有九间殿。
藏书阁后安置皇帝书斋,这容易理解,从样式上来说,就是皇帝可以从藏书阁取书,在仰熙斋攻读之意。
只是后面的九间殿,内里究竟存放了什么,就叫人无从知晓了。
不过只是从这藏书阁与书斋的建制,猜测那九间殿里,存放的应该是书籍,以及其他杂物的吧。
直到二百多年后的2003年,九间殿内的秘密才大白天下:2003年,几位师傅被分派到沈阳故宫九间殿参加修缮工作。九间殿因年久失修,所以它的窗户和门都已被铁板钉死。师傅们小心翼翼地将铁板揭下,就在这时,一只金黄色的龙头突然“露”了出来。
当时师傅们都被吓了一跳,等到大家醒过神来才发现,透过九间殿窗户,能看见这只龙头是在一张“屏风”上画的。可是当其他的铁板陆续被揭开时,才发现这也根本不是什么“屏风”,而是数量多达48个的木柜!
这48个柜子各高2米,长1米,宽05米,全是用上等松木制作,外表漆成深红色。木柜内分5隔层,每隔层均可储备许多货物。估计整个柜子净重量150公斤左右,需要4个小伙子才能搬动。每个柜子正面画着两条金龙,金龙叱咤风云,二目炯炯有神,两撇龙须向前探出。据做了30多年木匠的李师傅介绍说,这些柜子每个外表所涂的漆足有两铜钱厚,这些漆保护了木料,使之不被潮气侵蚀,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腐烂。
从这些龙柜里,发现整理出了8000余件文物,其中不乏奇珍异宝……
时间再回到当年。
皇帝亲自看过文溯阁,又在仰熙斋中读罢了书,终于可以起身走向书斋后的九间殿。
立在九间殿内,他眯眼含笑,望着那细细的微尘在空气中舞蹈。
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他来到了九间殿,留下了四十八个龙柜……
乾隆四十八年,是九儿薨逝九年;九月、九间殿,又合“九九”之数。
四十八个龙柜啊……她薨逝那一年,是正月走的,若按虚岁算,便虚浮出太多了——而按照她的实岁算,正是四十八岁啊……
他伸手,一个一个从那龙柜上拂过。
“九儿啊,若你魂归故土,就到这儿来吧。这四十八个龙柜里,是爷将你生前最爱读的话本子、最喜欢的瓷器,还有你日常用惯了的物件儿,都存在这儿啦。”
“你若魂兮归来,这里的一切就都不陌生,你啊,便又有可用的了。”
此事叫和珅也颇为作难。
此事一出,尽管尚在英廉的丧期,可他也不得不放下为英廉治丧之事,紧急会商此事。
此时的盛京将军,为永玮,乃是黄带子宗室。永玮刚刚走马上任不久,又正逢皇帝要东巡盛京,却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自是惶惶不安。
——因为此次盛京老皇宫增建,皇上给的谕旨说,就是为了添建文溯阁,以为恭存《四库全书》之用。
盛京老皇宫修了这么大工程,结果却反倒是在这事儿上出了岔子,到时候皇上驾临,他可扛不起这个责任去。
永玮的惶惶不可终日,除了此事重大之外,也跟永玮自己的身份有关系。
——他是康熙朝废太子胤礽的孙子。
雍正、乾隆两位天子,能够不计前嫌,给永玮父子两个爵位、差事,已是难得。故此永玮不敢不小心翼翼,唯恐自己差事办得不好。
当盛京内务府将文溯阁匾额体量超大的事情报请给永玮之后,永玮亲自到文溯阁施工现场查看,也是一筹莫展,永玮只好行文给京师内务府的造办处,重新将盛京这边文溯阁的图形和尺寸,商量看是否可以请京师内务府造办处重新再做一块合适的匾额去。
与行文同时,永玮还私下请人,将此事拜托给了和珅,请和珅从中周全。
和珅接到此事,也甚感为难。都这个时候了,就算叫京师造办处重做匾额,便是永玮愿意自己承担那银钱,可是也已经来不及了。
永玮终究是宗室,和珅原本也想结交宗室——便不是为了自己,也要为了自己的儿子丰绅殷德。
和珅暂时放下英廉丧事,苦思几晚,最终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见皇帝。
“皇上这次东巡盛京,除拜谒祖陵之外,最要紧的就是将刚抄成的第四部《四库全书》恭存于盛京老皇宫,以此作为给历代先帝们的敬献……奴才知道,皇上此次添建老皇宫,就是为了这个。”
七十三岁的皇帝,虽还能亲自上马行围打猎,可终究年纪不饶人,眼睛、耳朵都有些慢了。听和珅说完了一会子,皇帝才仿佛寻思过味儿来,点了点头,“你这么说,也不为过。”
和珅心下倒是暗暗惊讶,心道:“皇上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此次盛京老皇宫的添建,不是为了《四库全书》?那皇上又是为了什么呢?”
和珅在心下画魂儿,嘴上却终究不敢直接问。
“《四库全书》已经抄成四部,分别恭放在宫里、圆明园、避暑山庄。这回放到盛京老皇宫里的,便是第四部……按说,同样的一部《四库全书》,体量大小是固定的,故此各处的藏书阁,本也应大小差不多才是……”
和珅小心翼翼,绕着弯儿地说,以此来试探皇帝。
皇帝虽然慢了点儿,却还是笑了,“和珅啊,你这是跟朕兜什么圈子哪?有事直说!”
和珅却伏地叩头,“奴才死罪……奴才不敢说。”
皇帝轻啐一声,“恕你无罪就是。还不给朕明白回话?!”
和珅这才吞吞吐吐将文溯阁的事儿给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