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表示了个无奈的眼神,看来也是没办法的样子。
于卫想了想下定决心说:“那就一块去呗?无非是多买一张票了!走吧!”
“好么,那我去叫他!”华丽丽走向远处男青年的站着的地方。
等到他俩买好了票,才见华丽丽走进,身边并没有男青年的身影,于卫感到纳闷,随口问到:“你带的人呢?”
“他说不来了!走了!”她笑着回答。
于卫一听心花怒放,对她恭维一番说:“你挺有能耐的嘛?居然都到这里了,还让人家回去?”
“哪里?是他自己要回去的!”她板着脸说。
“好了,好了!他不在我们更放得开!”郭浪半开玩笑的说。
于卫心里此时如释重负,感到浑身轻松,可以看出这个男的对华丽丽是非常好,能把她送到这里又独自离开。
男青年肯定是不放心她,从上午的送兔子,到晚上送她过来跳舞,这短短了一天内,让于卫感到这个男人对她是真的百般呵护,百依百顺!
作为一个男人,怎能接受陌生男人的馈赠舞票,尤其是当着心爱女人的面,尊严何在?任何一个有尊严的男人都不会接受的,换成于卫也是一样的。
男青年的离开,更加让于卫肯定华丽丽和这男青年是一对恋人,而且是男的追她很紧。
于卫心里也对这个男青年泛起一丝的尊重。
舞厅内歌声缭绕,华丽丽紧紧依偎在于卫身上,漫步在舞厅中央,好像是寻找一种安慰,又好像是一种依托。
于卫不知怎样询问她和那位男青年的事情,忍不住问到:“那个人是你男朋友?”
“嗯!男朋友!”的一声回答,让于卫心凉了半截,身体也僵硬起来。此时他多么希望从她嘴里说出的不是“男朋友”这个词,而是哥哥,弟弟等亲属,或者是表哥也行。
然而她的回答,让他倍感失落。事实就是事实,就是有意隐瞒,也会早晚知道的,而且她想再瞒也瞒不过去啊!
虽然还跳着舞,他却一言不发了,她感受到了他的变化,用手摇了摇他柔声问:“咋啦?咋不说话了?”
“哦!没有,我就是觉得你男朋友对你很好!”于卫回答。
“嗯!他是对我不错,可我对他也很好啊!”她说。
于卫心想:哼!这个女人,外表靓丽、知书达理,可做起事来却我行我素,只图自己享乐,却不顾对方的感受,要是自己早拜拜了!还谈什么谈?
可又想:既然没有结婚,就又重新选择的权利,她可能是看着于卫各方面条件稍好,或者对军人有崇尚感,所以能和自己在一起。
舞会后,她觉察到了他态度上的变化,他本想带着她再一次共度良宵来着,可既然知道她有男朋友,以他的为人,再不可能再做出出格的举动。
他有意识地只身将她送回家,并告诉她自己可能明天就要离开边城,去武汉学习生活,并答应她到了那里安顿好后会给她写信的。
不管怎样,两人毕竟相处了段时间,虽然短暂也让双方铭记在心,可能若干年后也不会忘记。
互相的留恋对于卫来说肯定是强烈的,但理智战胜了冲动,只能随遇而安吧!
第二天,于卫和黎明在老连长那里拿到了两张硬座票,及时托运了行李,在下午坐上了边城开往郑州的火车,离开了边城,离开了亲人,离开了战友和朋友,带走了抹不去的记忆,向着新的征程出发了……
坐了整整72小时的火车,终于第四天下午3点到了郑州,出了站俩人在售票处买上了晚上8点开往武汉的列车。
趁着距离上车还有四小时左右,两人兴致极高的在郑州城内距离火车站不远的商圈乱转,体会与边城不一样的景致,并没因为坐了几天的火车,而感到旅途劳累。
他们在“二七双塔”前驻足观看,了解后才知道这个双塔是为了纪念1923年2月7日,“二七”铁路大罢工,而修建的双塔。
驻足眼前高耸的双塔,电影《风暴》中的场景历历在目,林祥谦、施洋等先烈,为了广大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铁路工人的诉求,组织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大罢工,最后被反动军阀逮捕杀害,英勇牺牲的事迹。
他俩注目着双塔,默默地悼念烈士们,愿他们的英灵在九泉之下安息。
“双塔”坐落在城市的中心,周围都是城市重要的大型商场,参观完“双塔”后,两人兴致勃勃地在各大商场里转悠,看着玲琅满目的各种商品,你来我往的人群,觉得很新鲜。
逛了半天觉得肚子“咕咕”叫,是饿了,于卫问:“黎明,你饿了没?”
“你饿了?我也觉得有些饿了,要不咱们吃点饭?”黎明回答。
“问问他们这里有什么好吃的,我们吃点他们这里的小吃!”于卫说。
黎明冲上前去,对着一位女售货员问到:“哎!请问下,你们这里小吃什么好吃?”
“你说这里呀?我们hn的小吃最著名的要数烩面了!我们商场出门右手不远就有家烩面馆,兼营各种炒菜,不妨那里吃,味道很好呦!”
“那谢谢了!”黎明表达了谢意之后,两人向着售货员指示的方向走去,到了烩面馆,虽不是正点的吃饭时间,可基本上座无虚席。
在服务生的带领下,在仅有的一处空位坐下,两人快速的点了三个炒菜,又要了两碗烩面。
烩面的味道,鲜美劲道,面有些像sx的扯面,不过扯面是干的,而烩面是汤的。
饭菜被两人一扫而空,两人忍不住对这烩面一阵的赞美“好吃!”
大概了解了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后,两人准时地坐上了路过开往武汉的火车,上了车人挤人,想挪动下身子都困难,直到过了驻马店,下车的人多,才找到座位坐下。
刚上车时由于人多,又是闷热难当,挤得两人满头大汗,干渴无比,趁着这时稍微轻松点,有即时上车卖冰棍的,于卫买了好几根冰棍,吃完了冰棍,两人这才觉得舒坦了。
终于在凌晨4点多,列车到达了汉口站,他俩下了火车,一股闷热的气浪扑面而来,催生了两人一身的汗。
来时就听说,武汉是个火炉,果不其然,刚下车就跟他俩来了个“下马威”,让两人难以忍受。
潮湿闷热的空气冲蚀着他们身上的每个毛孔,渗出粘稠的汗水,感到十分不舒服。
空气中夹杂着发霉的味道,好像一个劲的往鼻孔里钻,让人挥之不去,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不呼吸吧?
忍着吧!总要适应这里的气候的,毕竟从干燥地带来到潮湿地带是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更奇怪的事情,让他们绝对想不到,出了车站面对着站前街道,一幅奇葩的场景展现在眼前。
由于酷热难耐,站前街的居民每家每户都将竹床摆到了大街两边睡觉,马路中间只留个过车的通道。
男女老少穿着裤头背心,也顾及不了廉耻,因为在这里已经是司空见惯了的,外面的温度起码比起室内温度低了有3、4度,虽然避免不了被蚊子叮咬,但总是能睡着觉的,在室内热得根本睡不着,有空调的人家毕竟是少之又少。
他俩相视一笑,感到很奇怪也很是新鲜,可更多的是发愁,面对以后的学习生活,这样的气候今后让人怎么过?
黎明的不适应即可显现出来,他涨红着脸对于卫说:“怎么我觉得胸闷气短?”
看到他难受的样子,于卫赶紧对他说:“你长吸口气,做深呼吸,快点!”
黎明照着于卫说的去做,被憋着通红的脸终于有所缓解,于卫这才放下心来,然后调侃到:“你这适应症也太厉害了吧?不会这么看不上这里?”
“我也就是刚才片刻感到不舒服,现在好多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在通教大队上学时时,就因为肺炎住过院!”黎明辩解到。
于卫这才想起黎明是在自己得气胸医治出院后,得了肺炎住院,出院后口口声声说是于卫给他传染的。
这他妈那跟哪儿?故意找个借口开玩笑罢了!记得当时学员们以得病住院为荣,那样可以脱离军校的管理,舒服自由一段时间。
武汉通信学院录取通知书上是让所有学员报到期间,在汉口、武昌两个火车站有接站车辆,按照车站广场接站人打出的横幅为准。
他俩在在车站附近转悠了近两个多小时,天已大亮,他们按照通知书上的指示,在广场找寻学院的标志。
此时的广场,到处是打着横幅的标语,大都是军队院校,有五六家。但不不难找,很快他们站到了通信学院的车辆旁。询问妥当后之后,上了车。
等到这辆车坐满,就一路开往了学院,出了车站街一路上于卫一直看着窗外,大都市就是大都市,高楼大厦比起边成来要多,马路也要宽。
正赶上上班的高峰期,大街上骑自行车的人流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看到这一切,刚开始下火车后,一切的不顺心和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他们眼里充满着期待,以一种猎奇的心情接受了这一切,只是尽快让自己适应这里,融入到这个大都市里。
车站距离学院不远,十几分钟就到了,当乘坐的车辆拐过了弯,于卫看见了马路旁的路牌上的字“解放公园路”。
他知道马上就要到了,通知书上印着学院的地址:wh市解放公园路42号,街道两旁被茂密的树荫遮盖,定眼一瞧,大大的树叶,树干又粗又壮而且没有皮。
这没有皮的树于卫第一次见,不知道它是什么树,也不好意思去问,怕被车上的人笑话。
黎明却忍不住问了起来:“问一下,马路两边的是什么树?”
因为坐在前排,直接问的司机。
“这是法国梧桐树!”司机回答。“法国梧桐!这树长得真茂密!也很好看!”黎明忍不住惊叹到。
“过一阵里子,到了十月底,你就会觉得它烦了,到处飘散着黄色毛毛”司机又说。
“那为撒呢?”于卫很惊奇。
“它结的种子是个小球,挂在树上等到深秋,小球一个个爆裂开了,里面的种子被风吹得四处飘落,是这样的!”司机颇有兴致的介绍着。
正说着,车已进了学院大门,里面十分开阔,接学员的车停靠在中央花坛的旁边。
司机告诉大家:“下面有个队的人来带路,到自己所在的队报到!”车上的人陆续下车。
于卫站在车下,扫视了周围的环境一圈,看到正南方,一栋白色瓷砖外墙的大楼,十几层高,60米长,磅礴大气地矗立在前方,大门屋檐上金属雕刻着三个金灿灿的楷书大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