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见自己颇为喜欢的少年弟子,语气轻快的说起过年的趣事,王进士也不禁心情颇好的笑了起来。
气氛甚好,宗泽渐渐提到自己的朋友晋江,将他羡慕自己师从王进士的事说了出来。听到宗泽说起这个,王进士来精神了,这恐怕是宗泽今天来的主要目的了;王进士也不说什么,只微笑听着,他要听听他这聪明的弟子要怎样说出目的来,希望宗泽不要让自己失望才好。
宗泽果然没有让他失望。铺垫完晋江的人品出众、仗义助人的优点后,宗泽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直接说出了,晋江想要拜王进士为师的事儿来。
而且还坦诚道:“晋江要拜老师为师的事儿,其实是学生主动跟晋师兄提起的。还请老师不要怪罪学生多事,慷他人之慨。如学生此举让老师为难了,学生愿意领罚。”
王进士听宗泽说完这个,没有说罚也没有说不罚,而是唔了声道:“哦,为师观你平素也不是个多事的人,缘何这次会如此呢?”
宗泽拱手道:“回老师,学生此举,缘由有二:一是,学生曾经受了晋家大恩,晋师兄平素对学生也是颇为照顾,因此,学生此举也是为了报恩;二是,学生每每观老师慨叹想要广收弟子,奈何没有合适的。据学生跟晋师兄相交这些时日,学生认为,将他推举到老师面前也是使得的,所以学生也就这样做了。”
王进士看了宗泽一眼,这个弟子正如自己之前看到的,胆大、心细,善识人心,他今天能将此人拿到自己面前讲,肯定是是猜到自己的心思;正如此,反过来讲,能得他诚心相交的人,想来也差不到哪里去的。
王进士沉吟片刻道:“既如此,你明天来上学时,就将这个晋江带上,到时我见上一见。”
见王进士答应见晋江,宗泽高兴不已,这事儿也算是成功一半儿了,明天能不能成功,就要看晋江的造化了。
晋江听得王进士明天就要见他,激动的不行,又紧张的不行,赶紧将自己做的文章拿出来看了又看,只求明天能一击即中。
宗泽林高瑞第二天上学时,果真带上了晋江。
王进士给宗泽、林高瑞布置好学习内容后,就去见了晋江。
不能不说,大家都喜欢看脸。尤其是走科举之道的人对“身”更是看中,晋江长得不错,虽不如宗泽长的俊秀,但也是身板挺拔,五官俊朗,王进士一见,第一印象好了不少。
晋江虽性子有时有点跳脱,但从小家教甚严,礼仪更是周全,懂礼貌的好孩子一向是讨人喜欢的。
再考校了他的才学,看看晋江做的文章,王进士有点满意,此子底子很好,就是缺点灵气,不过,也算是通达敦厚,好好点拨一番,也能不错。
最后问过晋江的家世背景,不错,也算是书香之家。
王进士看晋江这这条件都差不多,也起了收他之心,不过,还是得现场考考才是,于是,王进士将当时考宗泽的那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题又拿出来考晋江,要看看他的心术如何。同时,王进士决定,这道题日后就列成拜自己为师的必考题目好了。
晋江两柱香做完文章奉给王进士,王进士一看他做的文章,暗道此子不错,人品敦厚大方,心境很好;而且此子年纪不大,想来好好教导,能有一番成绩的,这个学生可以收下。
王进士思索好后,知道人家远道而来诚心求学,也不再卖关子,指出晋江文中不足之处后,就爽快的答应收他为弟子了。
晋江先前听老师评讲自己文中的不足,还道是拜师无望了,谁知最后王进士竟然答应收他为徒了。晋江欣喜若狂。太好了,太好了。立马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王进士继续他之前雷厉风行的风格,待晋江拜过后,就要晋江跟宗泽他们一样,明天卯时四刻就来上课。
晋江一面答应,一面庆幸听了宗泽的话,做足了准备才来的。先前听宗泽说老师说做就做的,这次,晋江来紫利县拜师,行李准备的足足的。又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田福,做跑腿用;一个是他们家的管家伍江。
听到自家少爷被王进士收为弟子了,田福立时回风白县给主家儿报信。而伍江就赶紧在紫利县物色合适的房屋想要租下一处院儿,方便自家少爷在此求学。
很快,晋秀才夫妇听得喜讯,火速赶到紫利县,备了一份儿厚礼给林家,又备了一份儿大礼去王进士家。
收徒见家长这是天经地义的,王进士跟晋秀才两个文人相见,相谈颇是愉快,晋秀才也是言谈感激不已。晋家管家伍江也已经在紫利县找了处房子,收拾好了,马上就能搬进去了。
晋娘子原还想在此伴读的,但家里一大堆事儿实在走不开,最后只得将田福两口子留在这儿照看晋江,又再三拜托林家帮忙照看一二,方才千叮咛万嘱咐的回了风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