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赶紧将这个发现指给他爹看。
被宗泽一提醒,陈忠运凑近了看看,别说,还真像。陈忠运有点小激动,不管是不是,先找人问问再说。
他们老家向子平家开的就是石炭场,到时请他过来看看是不是,也顺便求教求教开采方法。
不过,现在巧儿马上要出嫁了,没空儿,等忙过这段时间再说。
宗泽也认为不急:“不着急,横竖现在已是开春,买石炭的人少了。就算真的是个石炭场,下半年再开也来的及。况且,我们现在刚将地买过来,就开采石炭,也怕原来的卖主心中不忿,惹出事端了。”
陈忠运唔了一声,也说道:“说的也是。还是等忙过这些时候再说,横竖现在不急。”
过完正月十五,宗泽就要启程去紫利县了。
这次因为有晋江一起去,晋家安排了马车,又安排了随从一同前往,就免了陈忠运再跑一趟紫利县了。
宗泽正月十六出发去紫利县,是早就跟晋江通好气的。晋家也早做好了准备,正月十六天还蒙蒙亮,晋江就套着马车来到了陈家。
晋江跟陈忠运两口子行礼招呼过后,就跟宗泽启程了往紫利县进发了。
一路上,晋江忐忑不安,既怕王进士不肯面见于他,又怕面见后结果不尽如人意。
宗泽见他如此担心,也频频宽他的心,让他不必紧张。笃定的跟他讲,王进士一定会见他的;又告诉他到时面见时,平常心加点恭谨严谨应该差不多了。
不怪宗泽对晋江这么又信心,晋江有个做秀才的老爹,基本功很是扎实。去年府试没过,听他自己分析,一是经验不足,而是缺名师指点。以宗泽这些日子跟王进士的相处,王进士说想要造福桑梓,广开学徒还真不是说说而已,他还真是很想的。
可因文人的谨慎,以及对羽毛的爱惜,王进士对收徒又是很严谨的。
但是,从他能收下林高瑞这块朽木,就足以看出,王进士是很通人情的;只要摸得清底细的,他收徒的要求还真能降得很低。而且,晋江才十五岁左右,正是少年之人,收有才学的少年之人为徒,是很多先生愿意做的,毕竟少年之人才好塑造,未来也多了很多期许不是。
宗泽将自己心中所想,隐晦的道了出来,看晋江那若有所思的样儿,想是听懂了。
因陈忠运上次带林淑芳回娘家时,已是将宗泽要带同窗拜师的事儿跟林家舅兄讲了,林家众人见到晋江也不惊讶。待晋江拜见过后,曹氏热情的请他安心在林宅歇下,要晋家将这儿当自家一样,不要拘谨。
晋江听了赶紧说道:“多谢婶婶,不用麻烦了。我拜见完就要走的。我们在客栈包两间房就是了,可不敢扰了婶婶的清静。”
曹氏只是不允:“瞧你这孩子说的,人都来家了,又是宗泽的朋友,怎能让你住客栈呢。你安心在这儿住下,放心,扰不到我的。我们家这么多娃娃,多你一个也不费什么事儿,快别推辞了。安心住下啊,要不然我可是要生气的。”
一边说还一边让林家老苍头赶紧将晋江马车上的行礼拿进来。
晋江无法,又想到,住在林宅也好,可以跟宗泽一起,刚好可以多讨教讨教拜师的细节。于是就谢过曹氏留了下来。
宗泽今年还没给王进士拜年呢,虽然十八才上学,但第二天起来后,宗泽就带上拜师礼去王进士家拜年,也顺便给老先生说说晋江拜师的事儿。
宗泽规规矩矩的跪下给老师磕头拜年后,又将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捧上给老师。
王进士给宗泽的寒假作业是:十篇制艺、五篇策论、五篇经论。看到宗泽奉上的文章,王进士打眼一看,字迹很是清俊干净;见状王进士捻须点头,不错,单看这个就能看出宗泽是用心来做的,不是敷衍了事。
文人师徒相见,说的话,说来说去,都是绕不开文学的。
宗泽问起了自己读《易经》时遇到的难题,不解之处,求老师解惑。求教万,又说起过年时,大家门上贴的有趣的对联;还有猜灯谜的趣事等等。
王进士的儿女多在外地,想是离家太远,今年过年都没回家。王宅之中就只有王进士老两口跟几个老仆丫头什么的,过的甚是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