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夫人尖声:“这不是四姑娘吗?怎么见到我反倒要走!”
婆媳无奈,只能停下。宝珠心中埋怨,难道你这就要离开?进去坐下慢慢再见礼不迟,你大门上嚷嚷什么。
心中腾地升起和表凶的夫妻笑话,表凶取笑:“你眼中就只见到过县令家,”现在想想果然是这样的,这县令夫人果然很是一般。
婆媳转身,安老太太甚为得意地道:“来来,我来为你们介绍,这是我们小城中住的邻居,余县令夫人。”
袁母颔首。
余夫人却是一眸不客气的打在袁母面上,耳边安老太太正在道:“这是我的亲家,四丫头的婆婆。”
“啊!”余夫人尖叫,所有人吓了一跳。
安老太太怒气上来,笑得就有些勉强。
“四姑娘你成亲了?”
宝珠无语,我是妇人打扮好不好?你来了以后,除了炫耀你儿子高中,还能看到别的吗?
再看余夫人,已不自在起来。
大雪有风,袁母身段儿本姣好,紫衣行风,又气质出群,让人一眼望去,只觉得自身无处不拙俗。
余夫人呢,看似表面精明厉害无比,但相行之下,神色无礼,又因是来炫耀的面有倨傲,又见到不要自己儿子的宝珠婆婆把自己压得无可抬头,就生出愤慨来。
“你好啊,四姑娘可是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她呀千挑万选的总算找到婆家,但不知府上是什么官职,总是能趁四姑娘的愿……”
安家的人全皱起眉头。
袁母不卑不亢,含蓄以对:“小儿还没入仕。”
“哦呵呵呵,”余夫人笑得人人身上发麻,她还装模作样的掩着个口:“这都成亲应是大人,难道还没应试过?今科我儿子倒中了,您瞅瞅,二甲呢,算高中了,”
旁边余伯南早急了:“母亲,母亲,”唤个不停。
而安老太太明显是胸口起伏,气得快要发作。
这不是在小城里,也不须再敬父母官。在京里事事如意,除了掌珠的亲事以外。老太太上有胞兄,下有好孙婿,又有若干的亲戚,这脾气更不须拿捏。
若不是看在袁母一直荣辱不惊的面容上,安老太太早就不忍。
张氏也恼怒,这不是让袁家看轻我们。
而玉珠呢,此时子曰无用,子曰不能对女流氓。就寻思着到处看……这一看,玉珠尖声:“姨太太表姑娘,你们来了。”
“唰!”
余夫人转头,打眼一看,就差气炸肺腑。这不正是方氏母女?
她心头瞬间闪过无数场景……
我儿子中了举,把方氏母女打倒在地,再踏上无数只脚,只打得她叫苦不迭……
“腾腾!”
余夫人杀气腾腾走向方姨妈,而手提着几色礼物的方姨妈也原地冷笑,用手捋着发丝,那样子极似女天神怒气勃发,颇有大战一触即发的味道!
宝珠苦笑,这下子真的要让婆婆看足笑话,而余夫人这张嘴,搞不好还要弄得表凶旧事重提,宝珠重发一回誓。
她忙扶婆婆:“我们进去吧。”
外面就要轰轰隆隆,震惊街坊的天雷动地火。
唉,今天姐姐成亲,这人竟然丢到家!
袁母也早出不对,也正推宝珠:“我们进去。”这余夫人是什么人,莫不是女夜叉?婆媳带着要拔腿开溜状,而张氏正在埋怨玉珠:“你就看到,也不该乱叫!”
玉珠后悔不迭:“我就想这就可以转开她视线不是?”
余夫人遇上方氏……这不用再看,只想就可以过瘾。
那边,两个夜叉大会合。
余夫人站开三步,正撸袖子:“方姨太太,嗯?”
“原来是你!”方姨妈还击:“我当夜猫子进宅,在这里跳!”
“你!”
“怎么样!”
就是方明珠也挺起身子,回想自己受到余夫人许多折磨,大有今天我为母亲撑腰,再母女同心找回此债。
安老太太再顾不得她心心念念的袁亲家还在这里,断喝一声:“今天我家办喜事,我看谁敢!”
可惜,天雷打开,地火引动之时,余伯南都劝不下来,何况是一老太太?
风萧萧兮,大雪飘。寒冻之中怒气狂躁暴发等等齐集……
救兵就在此时到了!
雪地中清一色的快马蹄响,衬上三分厚的雪地,让人不禁心头打颤,这地还能快马吗?不怕摔着你再摔到马?
余夫人和方姨妈也禁不住让吸引去看。
见这一行人十分的精神,全是颜色好的锦衣,有黄有蓝有青还有几件微红色。他们手中马鞭子全是新的,挥动起来,鞭杆子上铜亮得若金子,一起一伏间,煞是好看。
再看容貌,又全是清俊和端正的,好似雪地里一排青松,爽眼得令人吃惊。
这吃惊的人,自然是余夫人和方姨妈。
余夫人的惊,是这就是京中的王孙公子吗?果然气势不凡。
方姨妈一面吃惊于他们的气派,一面吃惊的是来的人她认得。这个人一到,方姨妈顿时如冲气人放了气,即刻泄气沮丧。
有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宝珠那凶女婿。
安老太太是松口气,她的好孙婿到了。
见袁训等人,整齐划一的在府前下马。不能说没看到有两个剑拔弩张的妇人对峙,而是先没理论。
他对安老太太一揖,又对母亲一揖,旋即有了怒容,斥责宝珠:“风这么大,怎么让祖母和母亲婶娘全门外站着!就迎亲戚,你难道不会!”
宝珠扁扁嘴垂头。
袁母含笑斥责儿子:“亲家老太太是迎我才出来的,你来得这么晚,休要乱说!”宝珠喜笑颜开。
袁训陪笑:“我当差呢,这不是才请过假过来,又往文章侯府上去看过,怕他们办得不好得看看才放心。”袁母转而喜欢:“这就对了。你来得正好,有客呢,你处置吧。”说过扯上宝珠,招呼老太太和张氏邵氏:“让这孩子说着了,风大,我们进去吧。”
安老太太扬眉吐气,正眼也不看余夫人。不是我不殷勤招待,而是你这是上门报喜的吗?乍一看像上门闹事。
就是邵氏也不理会,心想我女儿成亲,你们真是岂有此理!
大家说笑着进去。
余夫人怔住!
她从袁训举动上,看出他就是宝珠女婿。时隔大半年,她早把见过的袁训忘记,只觉得这少年好生俊美,又好生霸道,来到不管客人,就把自家的主人先撵进去。
正要说两句,见那个少年扬声:“去个人,看看钟氏兄弟怎么回事?新封的世子送亲,难道还委屈他!抬举他呢!让钟大快马过来,亲戚们就要上门,他们不早来招待,也是准备中午来吃酒的吗?”
话音刚落,街口就出现南安侯爷和钟氏兄弟父子们的身影。钟大得了世子,钟二老爷精神大振。见北风送来袁训的话,就抚须而笑:“侄女婿,你好生的不客气呐,我们这不是候着全家人一起出门,这才来得晚。”
真的论起来,这也是早饭才过只一个更次。
在他们马后,是女眷们的车轿。
三位太太加上姑娘们,又有侍候人的车轿,足的有十几辆。
别说余夫人傻住眼,就是方氏母女也吓得往后面躲避。
也得这一群人过来,才把这天雷地火给压住。
余夫人悄声问儿子:“这是些什么人?”
余伯南苦笑:“这是南安侯府的人!母亲我们是来报喜是来贺喜的,您可不要惹事儿让人笑话才好。”
余夫人还不服:“笑话什么!我家的逃妾我倒不能说句话了!”
“说吧说吧,说得全京里人都知道,我这官也当不成,干脆随你回家!”余伯南赌气。余夫人呆了一呆,这才有些害怕,看看来的人皆是鲜衣,再看看儿子年少也不差,就道:“是吗?”这才有几分偃旗息鼓。
九月底的一天,京中飞雪始飘。先是下雪珠子,到下午就飞雪蒙蒙,有不停之势。
“大爷,侯爷在书房等您。”一个小厮走去见钟恒沛。钟恒沛没有多想,他本在看书,就放下手中的书本儿,见门外已成琼林玉雕,换上雪衣往祖父的书房走去。
路上见飞雪清新喜人,钟恒沛就想到姑祖母处的另一桩喜事,掌珠大表妹下月成亲,祖父叫自己过去,必定是怕自己怠慢,又说这件事儿。
钟恒沛不禁微笑,四表妹都是自己和二弟送的,大表妹的送亲人自然也有自己。他想着,沿着墙根儿雪少的地方行去。
南安侯的书房,不是侯府里最好的房子。他常年不在京里,早叮嘱儿子们不用拘泥守规矩,人不在还占着好房子。那最好的房子几间,僻出来给儿子们做书房。儿子们长大,又归了孙子们。
他的书房,在他自己住处附近。
走到这里,钟恒沛就见到两个人出来,认得是祖父的侍候人,忙站住笑容加深:“祖父又给姑祖母送东西?”
那手上捧的五彩泥金大盒子,只能是给姑祖母的。
钟恒沛有妹妹,但不能完全理解祖父的手足情深,只是笑:“不是给姑祖母的,再没有第二个人。”
家人们躬身道:“大表姑娘就要成亲,侯爷怕老姑奶奶操办亲事劳累,请章太医开的补药方子,头几天里开好,直到今儿药才抓齐,让就送去。”
“啊,那赶紧的快着些儿。”钟恒沛心想祖父这个兄长也算是鞠躬尽瘁,他侧身让家人们先行走开,才继续过来。
在房门抖衣上的雪,南安侯就知道是他。他手中握笔在写东西,此时把最后一笔结束,放下笔,钟恒沛恰好进来。
他垂手行礼,又覤着眼睛瞍那张东西,见是奏折纸,就陪笑:“祖父素来高雅,这有雪了,竟然不是做诗?”
南安侯道:“不是。”侧边是一溜排儿四张官帽椅,让钟恒沛做了,他又道:“才刚过来,见祖父又给姑祖母送东西,想来必是保养的东西,也是祖父的一片心,不过祖父也该多保养保养才是。”
“我就要保养了,喏你看这个。”南安侯把手下刚写完的东西,钟恒沛进来就瞄的那奏折递出去。
钟恒沛大喜,祖父上折子的话竟然肯给自己先看?他忙着紧走几步,接到手上恭恭敬敬的先不看,守着规矩,对南安侯行个礼:“祖父上奏的,必然是好条程。”南安侯只挥手:“看看,看看吧。”
钟恒沛的眸光,这才往奏折上一放。
他惊得眼珠子几乎掉出来。
奏折上写着:“……立嫡立子,守先贤规矩……”这是请封侯世子的奏折。下面几句所提的,是钟恒沛的名字。
“祖父!”钟恒沛热泪滚下来,感激涕零的望向南安侯。
南安侯笑了两声:“哈哈,你这是喜欢的呆,还是吓的呆?”这句话才把钟恒沛打醒,钟恒沛帕子也来不及取,径直用袖子擦干泪水,跪下来,双手高捧奏折:“孙儿多谢祖父。”
“起来吧。”南安侯见长孙还是在哭,就打趣他:“这是为你送亲时好看,好去震震文章侯用的,你不要太激动了。”
钟恒沛再擦泪水,道:“是,孙儿以后自当好生照顾姑祖母,让祖父放心安养天年。”南安侯一晒:“我的妹妹不用你管!她自有孙婿照管!”
“是,但大表妹夫不成人,四表妹夫又年少,”
南安侯见他没完没了,打断他:“说了不用你管!我是做什么吃的,早料理好了。姑祖母隔着两代人出去,你只孝敬你的父母亲就是对我尽孝,别的不敢交给你。”
钟恒沛到此,羞愧难当。
倒不是他不孝敬父母亲,而是他由祖父说“不敢交给你”,想到自己以前和南安侯夫人走得很近。
这才是祖父不敢交付的原因吧?
钟恒沛忙说几句:“我自然不敢比祖父,以前也误交恶人……”
“嗯?”南安侯不悦。
这沉着的面庞,才是把钟恒沛彻底打醒。他打个激灵,想祖父一生稳稳挟制住祖母,就前一阵子,也只杀她的奴才,而没有动她,让全家的人知道内幕后,好生佩服。
而自己若才当上世子,就把祖母践踏。固然她有不对,可这件事传出去,别人看自己也就一般。
祖父要想骂祖母,他自己不会骂?
短短的一瞬间,钟恒沛镇静下来,也完全冷静。当下道:“孙儿年幼,蒙祖父不弃,青眼加之,孙儿以后当以祖父之为人行止为准则,当行祖父嘉许之事……”
南安侯耐心听他说完,又笑了:“你大了,以后当行圣人书上教诲,我嘉许的事若有不对,你也不必跟着。”
“是。”钟恒沛应声。
“好了,去告诉你父亲吧,再就叫上你兄弟们,跟我往你姑祖母家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南安侯起来,接过钟恒沛交还的奏折,封好放下,这是准备明天上朝交的。
钟恒沛跟着祖父出来,见雪花更大,天地为之面目更新。雪中,老梅吐芳,老树康健,而前面行走的祖父,虽年老却还筋骨儿拔直,俨然还能挺立三十年模样。
钟恒沛难过上来,祖父满心里爱护自己,奏折上写得清楚,从古人规矩立嫡立长,是丝毫没有糊涂过。
而自己呢,为嫡为长,却乱信祖母的话,以为当世子必要歪门邪道,必要邪魔手段,真真是对不住祖父的心。
这种简单的道理,直到今天钟恒沛才明白。
本来就是你的,何必玩背后手段。
他满怀内疚和惭愧上来,且更尊敬的注视着祖父,跟随他走出院子……
……
十月雪更下过几场,地上铺上一片白,让南来的人惊奇,这么早就下这么大的雪?风送雪到,每每把门窗都撼动时,房中小夫妻旖旎就更如红梅怒放,无处不留香。
宝珠笑盈盈走出房门,红花送上雪衣,主仆往后面来见袁母。才走上台阶,见忠婆迎出来,宝珠和红花先就一乐。
平时都是一身灰色衣裳的忠婆,今天居然难得的是件崭新的老酱紫色袄子,下面又是件墨绿衣裳,脸上又涂了粉,还有两朵红色绒花在发上,整个人看上去像个染料盘子。
不是大紫,就是大绿。
红花和她熟了,又从来小嘴巴爱说,就歪头笑问:“忠婆婆,家里今天有客会来?”宝珠想真是稀罕,就是不定时的来人看婆婆,衣着都锦绣,神态又过人的高贵,问过袁训,说是宫里出来的人,也没有见过忠婆婆换下她的那件灰衣。
今天是怎么了?
宝珠因在家里早活泼不少,也同样侧过脑袋带着询问。
忠婆严肃认真:“吃喜宴。”又手扶了扶发上绒花,请教宝珠:“奶奶看我这花可还喜庆?”这里离袁夫人的房门只有两、三步,红花就小声地嚷:“您说在京里没亲戚,可去哪里吃喜宴呢?咦……”
红花不说话了,一脸傻乎乎的笑。宝珠也出乎意料,轻笑道:“母亲要去?”忠婆还是异常认真的点头,夫人不去,我忠婆为什么要穿新衣裳?
夫人背后说过奶奶和红花都是伶俐的,今天却也笨了。
“忠婆,”袁母在房中唤她们。
宝珠三人就都进去,见袁母难得的坐在椅子上,那长条雕蓬蓬仙山的香案下,蒲团已经收起,袁母常握的那本册子,放在她手边的暗红色四方带底小几上。从宝珠身后刮起风来,吹动册子卷起数页。
因它在动,宝珠眼神儿就随着转过去,见到上面是一手娟好的黑色小字,无不秀气整齐,就是欠了笔力。
但那上面的字,无论无何也可以确定,这不是佛经。
这真是奇怪,婆婆每天虔诚来看的,竟然不是佛经?宝珠在心里这样想,见到了婆婆面前,就把疑惑先压下去,反正这个家里透出来的疑惑还不足够多吗?她就先去行礼。
听袁母唤她起身,宝珠才站直了笑问:“母亲也给我这么大的体面,也是肯去的吗?”适才进到房中,就见到自己婆婆也换下平时着的青衣,换上一件颜色浅些的紫衣。
这真是难得,就是她往安家去的几回,也全是素色衣裳。
袁母往安家去的几回,一是宝珠初进京去相看;再就是宝珠受“惊吓”去看视;再来就是订下成亲日子那天,她去了一回。
这三回里,前两次全是青色衣裳。而第三回宝珠羞的不肯见人,是隔窗见到是一件喜庆衣裳,才算是换了衣。
今天这紫色衣裳,上面绣着一片连枝儿勾出来的牡丹大图,更把自家婆婆秀丽过人的容颜衬得难描难画。
宝珠顿起一个心思,生下女儿来,可千万要像祖母模样才好。
生儿子,自然要像父亲。
母亲实在是太美貌了。
她正在胡思乱想,袁母微笑回了她的话:“我去呢,既做了亲戚,亲事岂能不去?”袁母想儿子是安家的养老孙婿,安家的大小事情,自然都是要去的。
这种礼仪,岂能缺少?
而宝珠也就想到,微红着脸道:“是,看我问错了。”袁母还是温柔和平:“你是想我平时不出门儿,也就不来劳烦我了。”宝珠在自己婆婆面前,总是佩服的。从她进家后和婆婆的交谈,她总是十分的肯为别人着想的说话。
这就不再说这些,宝珠殷勤地上前:“我扶母亲。”袁母却抬手阻止,她手指柔细又长,带着从不劳作的白嫩,真正像一块羊脂白玉雕成。宝珠就停下来,重垂衣袖候着她说话。
袁母柔和地看了宝珠一眼,见她穿着鹅黄色绣桃红的锦袄,下面又是一件柳绿绣石青的罗裙。首饰呢,是宫中赏出来的那套珍珠的,袁母就笑了:“你回门时戴过,如今姐姐出嫁你又是这个?她岂不说你不经心,竟然不知道换过。”
宝珠不明白她的意思,嗫嚅着回答:“姑母赏的,又十分名贵,我白想着姐姐出嫁是喜庆事儿,就戴这个讨姑母的福气。”
袁母忍俊不禁的一笑,这种油然生出的笑意在她也是难得的。宝珠就诧异一下,见婆婆笑容加深:“她想你的名字叫宝珠,就弄了这么一套珠子来给你,是名贵,不过凡喜事儿你就用这个,让见到的人说你不换,要说你心中没姐姐。”
就唤:“忠婆。”
忠婆不知何处取来一个匣子,送上给袁母。袁母打开,里面是一套细碎宝石的首饰,宝石都小,红绿黄都有,但难得的是不论颜色皆是一样的大小,这就很难寻找到齐全才是。
袁母即命宝珠就在这里换下,把原头面取下,红花送回去,把这套换上,宝珠自己照镜子,意态飞扬,又是一种模样。
宝珠得了意,就很想抓住机会多讨好几句。要知道她进门后,除了一天三请安以外,再就不多的请教些家务,别的和婆婆几无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