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钱财尽捐输

奋斗在盛唐 牛凳 3407 字 9个月前

“我……我愿意!”

崔耕又对众百姓道:“那你们呢?可愿和驸马一样,将这些钱财捐出,救济十七州的灾民?须知积德行善,才是真正的积阴德,能得佛祖庇佑啊!”

崔日知多聪明啊,马附和道:“当然了,善财难舍,实在是不愿意捐输也成。但刚才乱哄哄的,你们每个人捐了多少钱,本官也不清楚。这样吧,你们将自己的名姓和所献钱财的数目报来,待本官查清楚了,定会返还。”

百姓们哪会信这个啊,登记了名姓返还财物?那怎么可能?秋后算账还差不多。

另外,崔耕甚好的名望也起了作用。

若是一般官员,说把钱财用来赈灾,百姓们会怀疑是他饱私囊的借口,但名满天下的崔青天说要拿来赈灾,那真的不可能贪污。

这二位一软一硬,百姓们要回钱财的心思也淡了,纷纷道:“献给佛祖是祈福,赈济灾民积阴德同样是乞福,我等愿意捐输。”

“很好,难得大家如此深明大义。”

忽然,崔耕又换了一副脸色,致歉道:“本官要向大家陪个不是。其实,本官和成王早知到所谓的佛汗是假,只是救灾的款子严重不足,不得已才演了这么一出戏,实在是亏心了啊。这样,本官也出五十万贯,救济灾民!”

说着话,他从袖兜掏出了五十张一万贯钱的聚丰隆银号钱票,放在了那财物堆积的小山。

原本还有几分无可奈何,现在有大名鼎鼎的崔青天道歉,大家心里舒坦多了——原来是被和尚骗了钱,那多丢人啊;现在是被崔青天设计骗了钱救济灾民,那是一桩美谈了。

“崔青天不必道歉,小人愿意救济灾民。”

“要不是崔青天,这钱得便宜了那法贤寺的恶僧,说起来,我等还得感谢您呢!”

“既是救济灾民,某再捐二十贯钱!”

……

此时李千里的心里则在滴血。

说到底,百姓们捐钱,都是量力而行,不伤筋不动骨。但他不一样啊,这些年为了讨武则天欢心,没少献“土产”,根本没多少积蓄。

刚才故意拿来“钓鱼”的将近二十万贯财物,都是李显登基以来搜刮的。现在可好,一夜回到解放前!

最关键的是,人家崔耕摆明了是要拿这笔钱换取不追究今日之事,他哪敢不答应啊?要不然,崔耕会追究他伙同和尚诈骗百姓之罪。甚至于,这继续深挖他在洛阳的其他罪状!

是崔耕闻着味儿,注意到他谋划的那件大事,也不是不可能。

算了,破财消灾吧。

最终,李千里也只得咬了咬牙,道:“扶阳王说得没错,本王今日之举,的确是希望大家为灾民多多捐输。这样吧,本王不及扶阳王富可敌国,再捐五万贯钱,聊表寸心。”

……

……

七日后,晋州城外四十里。

崔耕拉住了缰绳,翻身下马,正色道:“马要到晋州了,这里不仅受灾最为严重,而且郑普思的救济非常不得力,百姓苦不堪言,本官要好好查访。但在此之前,贺娄将军,咱们能不能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贺娄傲晴也下了马,拢了拢额头的秀发,道:“崔尚书想说什么?”

“你这几日闷闷不乐,对本官横挑鼻子竖挑眼,我到底是哪儿得罪你了?”

{}无弹窗

崔耕无诚恳地道:“成王千岁,咱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不必继续做戏了吧。”

“做戏,做什么戏?”李千里越发迷惑了。

然而,崔耕没继续理他,而是一矮身,翻过了那几道绳索组成的栅栏。

这几道绳索大概离地面三尺到五尺高,防君子不防小人,崔耕直接矮身钻过去绝无问题。

“诶,你干什么?”圆清和尚伸手欲拦。

崔耕面色一沉,厉声道:“本官乃礼部尚书、扶阳王崔耕!大和尚,你敢拦我?”

居移气,养移体,崔耕为朝廷高官这么多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为了追星跟人吃风吃醋的少年郎了。这一作态,当真是威风凛凛煞气腾腾,吓得圆清和尚心一紧,下意识地后退一步。

其他和尚离着略远,听了崔耕和李千里的对话,不知这两位王爷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也没敢动弹。

趁着这个机会,崔耕三步并作两步,进了大雄宝殿。

圆清这才反应过来,和李千里对了一下眼色,大呼道:“拦……”

嗖!

他话刚出口,感觉面前一点寒芒乍现,赶紧把接下来的话咽下去了。

紧接着,“嗖嗖嗖”,又是三点寒芒闪烁,三柄飞刀贴着他的秃头疾飞而过。

直到这时,人群才闪出了一名英姿飒爽的俏婢。

她娇喝道:“我乃内将军贺娄傲晴,奉皇后的命令,保护扶阳王、礼部尚书崔耕,我看谁敢对崔尚书无礼!杀无赦!”

“我的娘诶!”

圆清心暗叫了一声,再也不敢动弹了。无它,崔耕和崔日知是正儿八经朝廷官员,可以欺之以方。

但贺娄傲晴不同,她这“内将军”是个斜封官,严格来说,是韦后的私兵。

贺娄傲晴若是真不讲理,杀十几个人,有韦后护着,那叫个事儿吗?

崔耕这时候已经到了那释迦牟尼佛像前,揩了几滴汗水,心有数。

他转身来到殿外,朗声道:“诸位,刚才圆清和尚所言有所隐瞒,平等寺内的佛像,与现今法贤寺内的佛像,有一处大大不同。”

封常清捧场道:“什么不同?”

“据史料所载,人家平等寺内的佛像是木胎金漆,而现今这法贤寺你的佛像,却仅仅是用一层薄铜制成。”

崔日知疑惑道:“无非是造价不同,这点子区别,有何意义?”

“当然有了。”崔耕微微一笑,道:“当初平等寺内的佛汗,是不是佛祖显灵,本官不知道。但是,这法贤寺的佛汗,却是人为。”

人群有人反驳道:“那怎么可能?前几日,我等可是眼睁睁得看着佛像出汗的。”

“眼见也未必为实。”崔耕冲着崔日知道:“还请明府命人取一些冰块来。”

“下官领命。”

唐代的富贵人家有“藏冰”的传统,在洛阳这样的国际大都市里找一些冰块简直太容易了。

功夫不大,冰块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