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芡粉的问题,阿姨没有用芡粉,而是将煮熟的土豆捣成泥混进去起到芡粉的效果,炸出来的酥肉在嘴里更有弹性和粘性。
今天的早饭恐怕是不用煮了,连续吃了好几块酥肉,张豪收起了嘴。
然而一旁的阿姨揭开了大蒸盖,一股难以抗拒的香味扑鼻而来。
“张主任,来试半截三香。”阿姨从蒸笼里取出一条条长长的东西。
本地人称之为三香,和酥肉是万年搭配,哪里有酥肉的地方,哪里就有三香。
三香所用的食材几乎和酥肉用的一样。
有人习惯蒸三香时加一些煮熟的糯米。
将搅拌好的食材灌如做好的长袋子中,再放入蒸笼蒸就行了。
张豪放进嘴里,嚼了嚼,热洛洛的,简直不要太好吃了。
干掉一小截三香还只是开胃菜而已。
重头戏还在后面,紧挨着的一个大蒸笼冒气冒的厉害。
阿姨揭开蒸笼,一个个土碗像金字塔似的重了起来。
有洁白如雪的,有油黄油黄的。
这是两道硬菜,白色的叫粉蒸排骨,黄色的叫烧白。
也有人在蒸粉蒸排骨的时候加一块老南瓜,不过蒸出来的样子不入眼,跟屎一样。
阿姨选着用芋头代替老南瓜,蒸出来的,看起来非常美观。
烧白肥而不腻,蒸的时间越久越好吃,底下梅菜的味道和五花肉完全融合,是最理想的。
阿姨一手拿着一张湿了冷水的帕子抓着蒸笼的两个把手端了下来,放在一旁,等要上桌的时候再汽一下就行了。
这次阿姨没有让张豪去尝试,蒸粉蒸排骨和骚白非常美观,若是拿着筷子去搅一下再拿来招呼客人不怎么好。
不过刚刚吃了那么多东西,肚子已经饱了,只等着施工队进场一起吃午饭。
冉小天嗅觉也好,不知什么时候来的,已经拿着酥肉和三香吃了起来,一脸幸福享受的模样。
看起来能塞过和男人睡觉的感觉。
见怪不怪,像她这种生活在沿海大都市的人根本无法想象中国大地上还有多少美食?
不夸张的讲,每一道都能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才如此之火。
看的人理解不到吃的人所饱含的情绪,但他们看着电视上的食物试着去揣摩食物的味道,仅仅就这样,都让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