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刚才说,要替朕扫平建奴和匪乱?”
“是,臣相信,有这件利器在手,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
“王兴,你错了。朕问你,地雷能扫平所有不臣,能扫平吏治腐败吗?能制止党争和土地兼并吗?”朱翊钧问道。
“这……,皇上,臣相信,只要皇上下决心整治,没有整治不好的。”王兴知道这话就是个套话,自己都不相信。
“你错了。大明如今的真正危机,不在外部,而是在内部;不在民间,而是在朝堂。朕很清楚,大明走到这一步,不是朕无能,也不是朕怠政造成的,而是这个庞大的帝国走到今天的必然结果。别说是朕,就是那个愚蠢如猪的太子,或者是你极为看好的校哥儿,都无法改变这一现实。”朱翊钧道。
王兴听了这话,心里一惊:皇上真是睿智!可如此睿智之人,怎么行事如此荒腔走调?既然深悉此中弊病,为何不振作起来呢?
“皇上,臣以为皇上也许太过悲观了。事在人为,再难的事也未必不能成功。”
“王兴,你说这话朕认可。你知道吗?为什么朕一直对你信任有加?就是因为,你在朕的面前从来不说眛心话,也从不考虑投朕之所好,连做事也是一样,全凭的是本心。当然,你对朕的孺慕之情,朕也深知。”
“如果,上天再给朕十年,或许能做到革除弊病,让大明恢复生机。这个前提是,你先荡平所有不臣,而迅速在朝中站稳脚跟,朕再提拔你为首辅。有朕的全部信任,你放手施为,咱爷俩共同努力,这个事情才有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朕一有机会,就越级提拔你的原因。想必你也是这样打算的,对不对?”朱翊钧问道。
“臣惶恐,臣确实是这样想的。”王兴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
“不用惶恐,你能这样想,朕非常高兴,一点都不生气。为何?因为,你最初的理想是不问政事,悠游林下,你太老师和朕,为了把你这个最初的理想打消,激你出来做事,费了很大的心思。”朱翊钧说道。
可不吗?如果不是太老师用尽心机,激我上进(当然是在他看来),我王兴现在差不多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