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从中受益

大唐马王爷 东风暗刻 2336 字 9个月前

金矿管事谢广很享受一位太子右庶子在自己的手底下做事,两人偶尔对句,他还对许敬宗的词句多加指点。

刚刚,许敬宗以诗言志,对着谢大人比喻他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几乎胜过了兄弟和同窗。

“同窗愧庞涓,魏帝厌桃园。敬宗,你这两句还凑和!用‘厌’字,方能与曹植七步诗中的‘泣’字遥应。往下说,本官洗耳恭听。”谢大人说道。

许敬宗当众惊叹,“谢大人,以你的文采,做个翰林也不为过!”

闰腊月,这里的一切都是十分美好的,处处充满了人情味。

长安因为安西都护府独力完成对龟兹的战事,有感于西州各界对大唐开疆拓土的拥护与支持,决定贞观二十三年,对这里给复一年。

“给复”,即复除的一种。这是依据君主临时的诏令,免除人们一至三年应纳的租税和应服的瑶役。

正常的复除是一项制度,皇室及其宗亲,高官贵族,太学生和孝子,服兵役者,僧道,都是这项制度的长期受益者。

大军在焉耆集结后,誓师:“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大军向着龟兹碾压着推进。

……

永宁坊鹞国公府,二夫人谢金莲头一次有帐算不利索。

因为府中的夫人们,再一次按外命妇的定例晋升了爵位。高峻是一品爵、二品衔,按着一品国夫人的等级,柳玉如这一次没动。但谢金莲、樊莺、思晴、崔嫣、李婉清、苏殷、丽蓝都升到了郡夫人。

外命妇不止是有个虚名,官府除了供应按月的例俸,节日、大朝会时,皇帝还会格外有丰厚的赏赐。

一品国夫人按月有六千五百钱的例俸,外加食料一千五百钱,杂用一千钱,总共是一个月九千钱。

谢金莲等人各有三千五百钱的例俸,外加食料、杂用各七百,这就是四千九百钱。

这是每人每月的进项,食料的名堂自不必说,哪个有身份的人不办一办宴饮聚会?而杂用钱,则是给她们置办丫环仆妇的开销。

如果再加上高峻的、再加上思晴和苏殷官差上的所进,加上永业田和职份田的收入,也难怪谢金莲一时算不明白了。

她们围在一起七嘴八舌给谢金莲添乱,乐见谢二夫人掰扯不清,但府中的气氛却是快乐的,掩盖了鹞国公身份上突生的迷雾带给她们的担心。

柳玉如带着姐妹们巡遍了东半城的大部分道堂观院,最后选定了晋昌坊的大慈恩寺。

此寺之前的渊缘就不必说了,但太子李治为纪念其母长孙皇后、而特别对这里重新扩建和修缮一新的仁孝之举,使这座寺院的知名度、香客规模超过了其他寺院。

她们拍板,给大慈恩寺捐一大笔香火钱!峻既然说了夫人青若英的大致去向,那么高白就一定会马到成功找到她们,而柳玉如等人要做的,便是给老夫人的到来铺铺路子。

皇帝不管不顾、不停地给永宁坊加爵,惠及了鹞国公府中的每个人,永宁坊这样蒸蒸日上的良好趋势,谁敢怀疑什么,连嫉妒都得悄悄的。

黔州刺史府的一个弃妇绊倒了太子右庶子,谁胆大包天敢怀疑鹞国公的身份。

而高峻这些日子总高兴不起来,刚刚在议政中,尚书令反对了户部关于举国稍稍加租的提议,虽然只加一分。

户部的理由是,二十二年完成了对高丽的惩戒、北方五牧的建设、泉州的海溢的赈济,眼下又开始了对龟兹的征讨,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而底帐上已没有多少存货了。

尚书令的理由是,高丽一战花费是历年最少,泉州海灾只是荆、杭、鄂州几个富庶州府出了血,并未动用国库。

他说不能办点事儿就让老百姓加钱,不然会令他们体察不到皇帝陛下的恩德,也会对长安今后的国事倡导失去兴趣。

再说,民间养马的风气渐成,这么快便抽红,有些迫不及待的架势。

户部尚书正在尚书令的手底下做事,他当然不会坚持,本身这个提议的目的反正已达到了,上上下下知道户部尚书不好干就成了。

太子没什么不同意,尤其是尚书令将不加租的意义上升到了这样的高度。他说,“鹞国公所言有理,我们只要减少些排场,就什么都省出来了。就从寡人的东宫做起。”

尚书令心里想的是:我爹娘又不知在民间哪个角落里猫着,但能不加租,从我这里便一分租也不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