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几个孩子们的互相吵闹并没有产生什么大的风波,也只不过是被各自的母亲耳提面命了一番也就罢了。
不过张若澜和张若霈进给张英的沙冰倒是挺争气。也是巧了,那一日恰巧有张英的同僚们在书房说话,正热的很呢,前院的小厮就带着张若澜的沙冰进来了,也就都不客气了,每人分食了一碗,在得知是内院的小少爷和小小姐亲手做的之后,几乎没将他们两个夸出花儿来,让张英很是自豪了一番。
更让张若澜想不到的是,隔了几日竟然有宫人送来了赏赐,说是赏给张廷瓒和张廷玉的,夸他们两个教子有方,还特意提了一句说是三年后的会试恩准张廷玉不用报名直接参加考试。
却原来是其中有个大臣想拍张廷玉的马屁,就拿这事儿当美谈说给康熙皇帝听了,康熙那是谁啊!那是最主张孝顺的人!
康熙帝听了之后,那是非常的高兴,然后又在李德全的提醒下想起了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张若澜。
当然,张若澜是谁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张若澜的父亲叫张廷玉的,似乎为了避嫌,今年没能参加会考来着?
可见这家人的人品俱是不错的。略考虑了几秒钟,康熙帝就决定要褒奖褒奖张英,也是为了张廷玉今年没能参加考试的抚慰吧。总之不管是为了什么,康熙帝很快便发那道让满朝文武看红了眼的圣旨。
这真是天大的恩赐了。
往大了说这叫“简在帝心”,往小了说这也是对张家子孙后代的一种肯定。
当今圣上都说好的人,你能说不好么?
故而,也很是让张若澜兴奋了那么一阵子,还特意写信给姚敏之炫耀了一番,就连张若泺和张若荷两人的冷嘲热讽都没能破坏了她的好心情。
就在张若澜的热情发散的差不多的时候,新的一年,康熙三十七年,开始了。
同年九月,张若澜的母亲姚氏时隔八年,再次传了喜信儿。
可忙活坏了张若澜,一时要给姚氏肚子里的小宝宝读书,一时又张罗着该给姚氏做点好吃的补上一补,整个小院被张若澜折腾的是鸡飞狗跳。
可是很快的,兜头的一盆凉水,正正的浇了她一个透心凉。
姚氏身边的大丫头名唤宝琴的,不知在什么时候,竟然悄悄的梳起了妇人的法式。
这是要添一个新姨娘了?张若澜忖度着,也不多言,前世看了那么多的清穿小说,自然知道所谓的‘固宠’到底是怎么回事,可到底是淡了下来,对宝琴也不如之前了,连带着张廷玉都受了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