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皇太后说着,冷冷看了眼跪在地上的沈家母子,看得沈阳后背发凉。
正所谓长嫂如母,文太皇太后与彭城太公主的交情,在座众人皆知。作为大魏权力顶峰的文太皇太后,既然铁了心要护彭城太公主及温家,那么沈家……
诸人刚放下的心,又再一次悬到了嗓子眼,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想看沈家倒霉的部分人士。
不料,彭城太公主却摇了摇头。
“彭城谢过皇嫂,斯人已逝,此事终要终结。”
“彭城今日应允此事也有私心。”彭城太公主眼中风平浪静,在众人的期待中缓缓解释,“一是为正我孙女之名。二来也为了却大郎心愿。大郎与沈家二娘情深义重,一心想娶沈家二娘为妻,却受困于两家恩怨,而不得已私定终身。”
彭城太公主顿了顿,声音略为低沉:“说到底,这是彭城为人母的错。”
温柔见她说这话时的眼神,就如那四月的春雨,是绵绵不尽的遗憾与自责。
殿内上了年纪的人,都想起了当年温家大郎与沈家二娘,那一场闹得满城风云的私情。
原本郎有雄才,女有美貌,家世还相当,可以说是世间最匹配的姻缘。可偏偏温沈两家积怨已久,最后,两人不得不私奔。
这也算是贵族间茶余饭后,最经久不衰的消遣了,甚至有人将此事写成话本,在平城缓缓流传。
太皇太后一声长叹,此事终究是彭城的家事,既然彭城已明言不再介怀,她也不好过多介入,便让还跪在地上的沈家母子起身。
“多谢太皇太后成全。”
沈阳扶起母亲,一抬首,却见太皇太后眼中满是厌恶之色。
只见太皇太后不满道:“这是你们沈家的家事,哀家本不该多言。然人鬼结亲,于礼法不和,此事绝不可大肆操办,以免助涨歪风邪气,不利国泰民安。沈太宰乃大魏博学之士,理当不必哀家多言。”
太皇太后一句话又再次把沈太宰拎到台前,言下之意是:沈老头,好好管管你的夫人儿子。
“太皇太后教训的是。”
温柔发现沈太宰始终不曾看彭城太公主一眼,而彭城太公主也一样。
好好的一出宴会,中途闹出这档子事,也没谁还有心思再说笑。
文太皇太后见状,便道了声“哀家乏了”,就被一干宫娥太监簇拥着离宴了。
文太皇太后走后,沈太夫人又向宣帝提出:想带温柔回沈家,祭拜沈蓉的衣冠冢。
这自然被彭城太公主冷脸驳回了。
今日占了上风,现在又少了文太皇太后,沈太夫人气势更盛。
然而,这次,彭城太公主却不再退让分毫。
又有温逸行与沈阳这对冤家在,两边自又是好一番争夺。
最后由宣帝亲自下了一道口谕,令温柔先回温家祭拜祖先及认亲,三日后再回沈家认亲。此后,以半月为期,两家轮流住。
这场沸沸扬扬的纠纷,才总算是暂告一段落。
散席后,彭城太公主去同太皇太后道别,温柔便顺便向常山长公主道别。
来了常乐宫,只见到长公主的贴身宫娥“阿福”。
阿福告知温柔:常山长公主散席后,去了福宁宫。
离了常乐宫,温柔便遣走了领路的宫娥,自行往宫门口去等候彭城太公主。
此时已是深秋,昼短夜长,方才还是亮堂堂的天,转眼,便已是暗蒙蒙一片。
穿梭在偌大的宫苑,淡淡的桂花香在昼夜交替间流淌,偶尔有几个宫娥匆匆而过。她们也不认得温柔,自无暇多看她一眼。
而此刻,温柔满脑子堆的都是:温家和沈家的恩怨。
也不知道这恩怨起于何时?又因为何事?想要直接问祖母和外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