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有意为难

我在古代当学霸 黍宁 1947 字 9个月前

她只有一次机会,但她不晓得自个究竟会做出甚么东西来。

李缙云在屋里捡了个座位坐下,屋里冷得利害,她带着的黄铜壶,出发前店家灌满了水,一路捂着,但到了书院,都已经冷了,黄铜凉得很。

等了半刻,也没见人来,刚才那点冲动冷却下来,李缙云心里不免害怕,坐立不安也不是办法,想着,便翻出一本《大学衍义》耐着性子,一句句看了下来。

她在屋里,一看就看了足足有一刻,屋外才传来人声。

“任山长既然不满十月就因故辞馆了,俞先生嘱我将余月束脩薪水归入存留项下,增作来年的膏火钱,至于……”

听人声是另外两个人声,其中一个男声语调急促地嘱咐着书院里的大小琐事。

其中一人唯唯应诺。

两人声音愈来愈清晰,忽见有人抬脚跨过门槛,往屋里而来。

李缙云合上了书看去。

两个人,一个是陌生的年轻斋夫,另一个是个青年男子,穿着书院统一的青布直裰,白净面皮,颌下生须。

青年双眼一扫,扫到了李缙云身上,没有寒暄,直接就问,“就是你想到书院上学?”

“是,”李缙云站起身,“来得冒昧了,还请……”

青年匆匆看了她一眼,便打断了她说的话。

“俞先生让我拿张卷子给你,再让钱斋夫看着,你捡个屋子去坐了,做完拿给我看看,要答得好,就留了你,要答得不好。”青年一抬眼皮,“明年开馆的时候不用来了。”

说完,让李缙云跟着,给她拿了张卷子。嘱咐完了,说着莫要作弊,耍些旁门左道,作弊就再不收了,又让钱斋夫看紧了。

李缙云心里高兴,说了好几声谢。

青年嗯了一声,又嘱咐她好好写,别着急交卷子,才匆匆离开了。

那钱斋夫来到她面前,打量了她一眼,“你就是非要来上学的?”

李缙云:“是。”

“你倒把孙正气得不轻,来都不愿来了。”那孙正应该便是刚刚她见的那位斋夫。

钱斋夫带着李缙云到了一间屋里坐着,屋里没什么人,也没烧炭火,湿冷直往骨头里钻。

李缙云坐下看了眼试卷,红色格线,每页十四行,每行约莫十八字,统共有十几页,另外也附有草稿纸,笔墨纸砚一律不缺。

只是天太冷,砚台里的水都结了冰,同钱斋夫说了,换了砚台,李缙云看着题目,思忖了一会儿,全身心便投入了面前的试卷里。

题目是“仕而优则”一节。

拿到题,李缙云一阵头晕目眩,心跳得几乎快要蹦出喉口。

作者有话要说:青年的嘱咐的话其实出自丹阳书院的《书院条规》。

如果觉得可以,就留个言?点个收藏吧(绝望)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