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小学生顾芸晓

第二天,有些吓傻了的顾建国和徐乐晴,暗自商量了之后,还是把昨晚盘账的情况告诉了宝贝女儿顾芸晓。

在两人心里,这牛肉汤生意基本就是女儿一手推动起来的,如今这丰硕的成果,是大家共同的劳动成果,更是宝贝丫头的心血结晶,哪能不给她知道。

另外一方面,通过女儿这几天的表现,就能看出她人虽小,却是人小鬼大,把这个事情跟丫头说说,让她给分析分析,没准就没那么吓人了呢!

对此,顾芸晓很满意。

首先是对一周一千六的收益很满意,她的判断没有错,心血也没白费。九三的时候,国内的经济发展,已经开始影响到方方面面,哪怕是淮西这等山间小城,也有一部分人腰包里有了闲钱,可以来碗牛肉汤奢侈一把。

而她更满意的,就是她亲亲老爸老妈的态度了。不知不觉间,顾建国和徐乐晴已经不再拿她当做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了,而是一个家庭大事的共同决策者,有事没事都喜欢问问她的意见,在家事上给了她足够的话语权。以后想要再影响家里的各项决策,就要容易的多,而不是像这次开牛肉汤店一样,费尽心思,多方筹划之下,还是靠机缘巧合才得以推动执行。

只要爸妈肯听她的,凭借她前世在美食上下的那一番苦工和超前二十年的眼光,还愁他们家不能发家致富吗?

“爸妈,你们不用担心。咱们赚了钱还不好吗?难道要赔钱,你们才开心吗?”顾芸晓乐呵呵的给两位老实人分析:“而且,咱们城北这片,以前从来没有过牛肉汤店,咱们这是填补了市场空白。这周的火爆销售,主要还是大家伙儿图新鲜,等过两个礼拜,大家伙都尝过了,吃的人就没这么多了。”

“哦!”顾建国和徐乐晴放心了,要是牛肉汤一直这么火爆下去,他们还真有点负罪心里,凭白得了这么大便宜,还不招人眼红吗?

事实上,牛肉汤热的退潮,比顾芸晓预料的还要快。

自29号上午,七里香创出一百六十七碗的恐怖销量之后。30号星期一开始,牛肉汤的销量就有了不少的降幅。30号上午,牛肉汤只卖出了一百二十二碗,已经回归到上周的平均水平了。而31号上午,更是只有一百零九碗的销量。这两天的晚上,牛肉汤销量的降幅更是明显,30号晚上只卖了67碗,到了31号晚上,更是只有可怜的52碗销量。

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群众的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太快,照这个趋势下去,估计牛肉汤一天的销量,恐怕连150碗都保不住了。牛肉饼的销量,跟着降到了一天四百张左右。让前两天还恐惧钱来的太快的顾家两口,又开始忧心,人们是否已经厌倦了牛肉汤?等以后开始收房租了,他们会不会连房租都赚不上来。

老爹老妈这经不得穷、经不得富的样子,让顾芸晓是又好气又好笑。牛肉汤销量下降的速度,确实快了些,可那也是因为到了月底,消费主力青工们的口袋都已经光了。之前,他们是打肿脸充胖子,你喝我喝他也喝,谁也不肯落下,等到大家都掏干口袋喝过了牛肉汤,还不兴人家喝几天白水汤饭去去油啊!

等到8号发了工资,肯定又是一个销售小阳春。

而且,在顾芸晓的心里,一天一百碗左右的牛肉汤销量,就已经不算少了。加上牛肉饼赚的,一个月下来,家里至少能有三千块进账。

在这个淮西平均工资尚未破百的青铜时代,他们家已经是跑步进入新社会了,有多少是多呀?

这却怪不得顾芸晓小农心态,小富即安。毕竟她前世就是一个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小人物,直到她穿越前,每月打卡工资都还不足三千呢!而她那时候,可是已经拿到市直事业单位的中级职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