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让,牛肉饼来了!”一把撕心裂肺的男声震彻云霄,围在摊子前的人群自发让开了一条道,一个满脸涨得通红的男孩梗着脖子进来了。
他手中的托盘里头,盛着二十四张刚刚出锅的牛肉饼,热气腾腾的,散发着电炉烘烤出的独特焦香。
原本围观的食客,还有几个兀自犹疑的,此时叫这香味一激,竟也跟着热情高涨,加入了对牛肉饼的哄抢。
“小武哥哥,你总算来了,你再不来,我这边可就没米下锅了!”张朝武的及时出现,就是一场及时雨啊!
“嗯!”脸色赤红的张朝武,终于跟顾芸晓说了第一句话。
张朝武早就来了,只是顾芸晓她们被好几圈人围着,他进不去。他的性子又腼腆,有心想让别人让一让,却是讷讷的不敢说出口。听到顾芸晓说饼子卖完了,他也跟着着急,好日益憋足勇气喊了一声“让一下”,却是声音比蚊子都小,也就他自己听到了。
眼见得人群越来越吵,越来越闹,他终于受不了了,用尽全身力气大吼了一声,还真叫他开了一条道出来。
用夹子把牛肉饼从托盘夹到摊子上,张朝武一声不吭,就要回去。
“小武哥哥,回去接着烤啊!”顾芸晓见得行情不错,便又嘱咐了一声。
“哎!”张朝武又说了第二个字,可真是难得。
说来,人们都好个“新奇”,后世新开饭店,不管味道为何,头三天都必然是高朋满座的。
宫廷秘制电烤牛肉饼,在这个国门初开的时代,在淮西这个偏僻的小城,绝对是噱头十足,新、奇、独、特四大槽点都是满血的事物。
加上有人试吃了螃蟹,还活蹦乱跳的要继续吃,那他们还等什么,自然也跟着加入了哄抢的行列。
二十四张牛肉饼,只卖了四个人,居然又都是一人五张的大单。
群众们突如其来的热情,倒叫顾芸晓有些措手不及。眼见得剩余群众又要炸锅,顾芸晓灵机一动,把他们都领到了顾家小院门口,来了出现烤现卖。
这下,她甚至不用再厚脸皮吆喝,从她家小院门口一路排到巷子口的队伍,就是一面金光闪闪的活招牌。
原本闻过牛肉饼香气的街坊们,听说这传奇的牛肉饼开卖了,便络绎而至。便是许多对牛肉饼并不感冒的,见着这长龙一样的队伍,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加入了哄抢行列。
周五晚上,十二分钟就出一炉的牛肉饼,顾家又接连开了七炉,这才满足了食客们的热情。第二天又逢周末,都不用顾芸晓出去吆喝,下午四点半的时候,闻风而动的老饕们,就自觉在顾家小巷里头排起了长队。
顾建国和张朝武两个,几乎是一刻不停的在打饼子、上烤炉,忙的像是两只连轴转的陀螺。顾芸晓和大姐徐家敏负责收钱卖饼子,居然也是忙的腰酸背痛。
但再是辛苦,一家人却都忙的不亦乐乎,这一张张卖出去的饼子,可都是一个个闪着金光的“”!还有谁嫌钱多的!
周末连着两天,都是整整十五炉牛肉饼卖个精光。这火爆的预热情况,让原本惴惴不安的顾建国和徐乐晴都是喜出望外,对即将开业的牛肉汤生意充满了信心。
用顾建国的话说:“就是一碗牛肉汤卖不掉,光卖饼子,咱这生意也是做的呀!”
可顾芸晓却是知道,虽然她家的牛肉饼却是说得上美味实惠,可是如这两天的这种盛况却也不过是大家初见新事物,瞬间激起的热情罢了!诸如前两年的鸡蛋糕,数年后的肯德基、麦当劳,起先都是盛况空前,之后却是细水长流。
等到大家都尝了鲜,没了新鲜劲儿,牛肉饼的销售也就该恢复理性了,那个时候的销量才是正常情况。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两天顾家人都是其乐融融,暖暖的、很窝心。
顾家这边牛肉饼卖的好,顾家爷爷奶奶、赵奶奶一大家子也都是跟着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