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张朝武又一次开炉,并将烤盘中的牛肉饼挨个翻身,已经烤的焦黄的牛肉饼上散发出独特的葱油香味,引得等在顾家小院门口的一众食客个个馋虫大动。
顾家这两天给张朝武密集培训,可是烤出来不少饼子,除了顾家自己吃以外,给顾爷爷顾奶奶、赵奶奶家、厂长朱长林家都送了不少,此外张朝武和来改良汤品的孙薇薇,每次回去,顾芸晓也会给他们带上不少回去。
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家碰到好吃的,都不会吃独食。这焦香油亮、酥脆爽口的牛肉饼,收到的人家在赞不绝口的同时,也都会给亲朋好友分两块尝尝。美食在各家各户传递的同时,香味也跟着飘向左邻右舍。
于是乎,周五的下午,就有一位手拖厂的老奶奶带着孙子,主动上门来买牛肉饼了,弄得顾家人都有些喜出望外,暗道这牛肉汤生意果然做得。
照着顾建国两口子的意思,那是如论如何也不肯收钱的。可是,那位老太太却是死活不肯答应,老人家说的也有道理:“你们本来就是做吃食生意的,卖的基本上都是厂里头的,你都顾惜面子不肯收钱,你还有本事把全厂都给养活了?那还不是赔的裤子都没得穿了!”
老太太把话说到这个地步,顾建国要是还不肯收钱,就太不给面子了。这牛肉饼,他们定价在五角钱一张,相比一块三个的肉包子,要贵了不少。但是顾建国实在,一张饼用的面得比长青路那家多出三分之一(若非太厚烤不熟,只怕还要实在些),肉馅、香葱、油料用的也都足够。用老太太的话说,一张饼子就够一个小孩儿吃饱了。就是大人,买上两张饼子,再喝碗自家的汤饭,也是吃的实实在在的。
因此,老太太在看到顾家牛肉饼实体的时候,就喜滋滋的掏了钱,直道这饼子实在,买的值。
却叫顾芸晓看的好笑,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就拿这老太太来说吧,你一分钱不收,白送她牛肉饼,她不肯接收,觉得折了颜面,非要花钱买。到了掏钱的时候,听说一张饼子要五角钱,又一脸不高兴,嘴里一个劲小声念叨顾家心黑。而等她拿到那又大又厚实的牛肉饼时,有了对比,却又觉得自己赚了。
真真是一分钟演罢喜怒哀乐,一张饼看尽人生百态。
既然已经开了张,顾芸晓索性就准备先卖些牛肉饼试试水,也算是给初六那天的正式开业宣传预热。
她如今是个行动派,想干就干,老太太刚刚付了钱,还在跟顾建国、徐乐晴两口子闲扯,她便招呼着大姐,准备搬了家里以前卖凉粉的小桌子,去路口摆摊了。
相比于软趴趴的包子、烧麦,水饱饱的馒头、发糕,以及干巴巴的传统烧饼,这烤的焦香油亮,刚中有柔(肉)的牛肉饼,不说口感如何,单就一个“新”字,一个“脆”字,就足以吸引足够的眼球了。
更何况,顾芸晓还打算来个开业大酬宾,牛肉饼买五张送一张。
“小武哥哥,我跟大姐先出去摆摊,你跟我爸在家接着烤牛肉饼,烤好了就用托盘给我们送过去!”
她吩咐张朝武一句,就要出去,却叫折回头的老太太给堵了个正着。原来这老太太耳朵尖,这边出了门,那边听到顾芸晓说要买五送一,赶紧又回头来补了三张饼。她原本就打算买两张牛肉饼,给她小孙子尝尝鲜的,毕竟这东西老贵了不是。如今一听说开业酬宾,买五送一,生怕错过了机会,失了便宜,赶紧将第一份买五送一的荣誉也给收入囊中。
而顾芸晓还没出门,就又卖出去三张,自然也是信心大增,徐家敏的劲头也跟着提了上来。
两人几乎是一路小跑着,搬着桌子,提着袋子,去的小巷口。
巷口就是手拖厂家属区的主路了,这会儿正是饭点,来来往往的人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