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发笑道:“我确实曾向丞相询问过其中缘故,丞相说,乃是因为纣王昏庸无道,残害忠良,因此为天所弃。我西岐几代先王,励精图治,任用贤臣,善待百姓故能得天之佑,天道昭昭,邪消正长,西岐当得天下,因此命玄门弟子前来辅佐孤伐纣兴周,一统天下。”

谢兰幽想了想,问姬发道:“陛下的意思是,因为你是正,纣王是邪,所以元始天尊才会这么兴师动众的叫他门下弟子来帮你?”

姬发点点头道:“不然如何?元始天尊堂堂阐教之主,难道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借助我一凡人来做的么?况且纣王无道是事实,天意不站在他那边,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谢兰幽轻轻笑了笑道:“陛下,所谓之正义,不过是因结善缘而得善果,陛下不曾与上界神仙们结过善缘,如何能得此善果?倘若说是因为陛下仁德,故而得天所眷,降下如此大的天命和助力,我是不信。陛下的父亲姬昌和兄长伯邑考,皆是才能出众、仁德兼备之人,倘若如今阐教宣称的正义当真存在,令尊就不会被囚七载,令兄也不会为人所杀。”

姬发道:“上界之事非我凡俗所能议论,不过……姑娘如何以为?”

谢兰幽道:“天降此运,是因为上界有事要做,然而大约是有些不好翻到明面上来的事情,所以要找个幌子。陛下便是这个幌子。只消说因陛下仁德,得天之运,当为圣主,他们下界是顺应天道前来助圣主出世,一边打着幌子,一边悄悄的把事儿办了,这样就好。”

听到这里,姬发和周公旦交换了个眼神,姬发沉吟片刻,终究还是忍不住追问道:“姑娘不妨直言。”

谢兰幽点点头道:“那兰幽就直说了。天庭虽是说掌管三界之事,但匮乏人才,实力平平,上不足以承接天命,下不足以掌管三界,抚育苍生,稍有本领的生灵,便可无视其权威。因此天庭,急缺人才。所谓辅佐西周,讨伐商纣不过是个借口,其目的在借此战拣选人才。姜子牙携封神榜下山,正式为了利用封神榜之能或软或硬将之招揽麾下,如此天庭便可充裕人才,增加实力。况且,天下之势,此消彼长,人才原本在山野之间,经此一役都入了天庭,那么天庭的实力越发强,山野的实力便越发弱了。”

听到这里,姬发松了一口气,截断谢兰幽的话,道:“原来如此,孤本来还以为,元始天尊花下大力气助孤,是为天下道统之争,原来背后尚且还有这样的原因。谢姑娘,你的意思孤明白了。只是,既便如此,孤也绝不能拒绝阐教的帮助?上仙固然有上仙的想法,但上仙既来助我,便是于我有利,有内i幕又如何?谁做事还没个前因后果?倘使上仙无端端的来帮我,才叫我诚惶诚恐。实话说与姑娘,之前丞相曾对我说,是因不愿见到通天教主助纣为虐,才派玄门弟子前来相助于孤,也希望孤能在夺取天下之后,将阐教定为天下道统玄门正宗。”

谢兰幽道:“不错,仙家帮大王打成汤,总好过帮成汤打大王,但大王也需记得,纣王那边也有上仙。俗话说阎王打架,小鬼遭殃。如今是上仙斗法,大王你的凡人士兵遭殃。上仙们水淹火烧的打完架,拍拍屁股去天庭做神仙了,大王你的兵和百姓却因收到波及死的死,残的残,空留下一个打下来的江山,无人可用,又有什么趣?”

姬发沉思片刻苦笑道:“话既然说到这个份上,我也不瞒姑娘,姬发确实有此顾虑,但我若拒绝上仙相助,他们跑去帮纣王,我的子民只怕更惨。人道两害相权取其轻,我还是不能拒绝。谢姑娘,你的好意姬发心领了,但为王者,须有不得不割舍的事。”

谢兰幽摇摇头道:“不错,天予不取,反受其咎。陛下确实不能拒绝上仙的‘好意’,但陛下难道就不做些什么,减少凡人的损失么?陛下日后既为凡人之主,凡人强便是陛下强了。”

姬发沉吟片刻,竟起身向着谢兰幽行了一记大礼,道:“请姑娘教我。”

谢兰幽毫不躲闪,受了他这一礼,而后道:“陛下不妨招人组成‘大夫团’,救治阵地上尚有一线生机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