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长乐宫。
乐府诗云:“博山炉里百合香,郁金苏合及都梁。”长乐宫中的香薰炉制成层峦叠嶂的形状,并雕刻有神人异兽,因宛若海上的仙山,得名“博山炉”,很得高太后的喜爱。宫人往炉腹内添焚太后素日常用的百和香,袅袅香烟从层层镂空的山形中高低散出,缭绕于炉体四周,加之水汽的蒸腾,宛如云雾盘绕海上仙山,山海隐约浮动,给人以置身仙境之感。
高太后凝视着那烟雾缭绕的博山炉,气味芳香清雅的百和香盈室,她眼中光芒闪烁,却并未言语。
赵郢前来请安,于堂下见礼,面上一派从容温和,尚带春风道:“儿臣请母后万年。”
太后和蔼一笑赐坐赐茶,稍稍坐正身子道:“陛下今日心情大好啊。”
赵郢落座,抬首和煦一笑,嘴上应声而出套语道:“都是托母后的福。”
“噢?我的福吗?”太后修长葱茏的玉指轻握杯盏,浅浅饮嘬一口酪浆,淡淡道:“托我的福,那陛下是为即将大婚高兴了。”
赵郢脸上的笑容忽而凝住。近来他只顾着与云姜厮磨,若不是太后说起,他倒真忘了自己即将大婚,要迎娶九岁的表妹文宣入主椒房。他旋即回神,温声道:“您说的是。”
“成家成人,日后可是真正顶天立地的男儿了。”
“大婚后,皇后尚年幼,日后内宫事务尚需母后多些担待。”赵郢客气道。
“陛下又何须客气,我为陛下生母又为当朝太后,自当为你分忧。”太后淡淡道,“大婚后,陛下亦该择选一些家人子,充盈掖庭。”
“是,都听母后的。”
太后和蔼一笑道:“这是陛下选嫔御,合不合心意都看陛下的意思。届时让画师为家人子们画了像,你先挑合眼缘的,再让她们面圣赐封。”
皇后年幼,圆房之事还需些年月。待皇后长大成人的岁月里,亦需有一些侍奉陛下的宫妃,用来解决天子的床笫之求。只是谁能承宠,谁能高升,何时又在意过他的心意,赵郢面上不动,缓缓饮下一口酪浆。
“儿臣终是年轻,哪能及母后慧眼识人。丽姬一事后,儿臣心中仍是深以为惧。还请母后届时临殿,帮儿臣细选一番。”赵郢才不会信太后会让他自行选择宫妃,不过是做做样子的套话,他只好从中配合一番,请得她出面择选。
太后见他言及丽姬,便道:“胡女虽美,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她眄一眼赵郢,亦不再推辞道:“既然陛下发话了,我便帮帮眼罢。”
“劳烦母后。”
话罢,太后轻轻敲搭桌案,晃似突然想起一般道:“是了,前些日子云姜救驾有功,陛下还未曾赏赐罢。”
“是,儿臣还未下旨。”提到云姜,赵郢一贯沉沉的眼中蓦然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