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事,以赵权,庞统,许杰,田丰,审配,沮授为担纲。
吏部,依旧是吴涛掌握,户部,糜竺责无旁贷,礼部,李严可以胜任,兵部,赵权当仁不让,刑部,审配刚正不阿,工商部大哥张士元当家。都察院由沮授担当,和六部同级。
设立各地刺使,但刺使已经和大汉的刺使不同,只是文官,不再管军事,草原刺使,郑宏达。
幽州刺使程绪,益州刺使王东,并州刺使王哲,西凉刺使,韩遂,益州刺使法正,汉中和关中合并,这样就避免了益州再次凭借地形独立,同时将现在的掌握的司隶合并成一个新的州——关州,刺使张鲁。青州东部和渤海合并为一州,叫新青州,刺使赵该。
各地设立守备军,这个名字以便和野战军区分,分别是,草原守备马刺,幽州守备,吕旷,翼州守备吕翔,并州守备张绣,益州守备闫行,西凉守备吴兴,关州守备孟达,新青州守备因为靠近大海,所有由水师孙淼兼任。
这样的安排,基本做到了文武分家,不同派系互相拆分互相牵制。
将整个大军划分成每两万为一队,骑兵统一由赵云统领,下设高干,徐晃,庞德,太史慈,杨凤,合计十万之多。草原联军由高家族长担任,他的兵力看各家联军数量,不再限定两万。
所有将士跃跃欲试,因为他们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力。
步军以张燕为首,下设习珍,潘凤,严颜,杨柏,杨昂,杨任,张卫,梁兴、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成宜、马玩。合计二十八万。
虽然每个将领不过统领两万,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吕鹏军事集团的核心,无不欢欣鼓舞。
重之之重的士兵训练还是交给赵权,以张颌副之,两人感恩戴德。因为他们知道,主公是将整个军队的根本交给他们了。
在军事上,再设立军机处,以庞统,田丰为正副军师,审配沮授等在军事上有能力,有建树的全在其中。
既然已经变相的独立出大汉,那就要和大汉有所区别,于是,经过内阁和吕鹏彻夜商量规划,幽州独立设立爵位制度,按照惯例,设为公侯伯三级,当然,未来可能设立王,现在还不行,那是给吕鹏的儿子准备的。
公侯伯分两级,一字并肩公侯,两字并肩公侯,但不再有封地,只是荣誉,享受相对应的俸禄待遇。
武将分九品十八级,按照骠骑大将军,大将军,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尉,军候,牙门,屯长。这基本延续的还是汉朝的制度,但却精简了,去除了五花八门的杂号将军。而每品两级,以军功流转。
将文官设立九品十八阶,正一品从一品,到正九品,从九品。
俸禄也不再按照现在大汉的俸禄计算石,而是直接领取现金俸禄,至于你得到俸禄之后做什么,谁也管不到。
户部发放的俸禄为正俸,国有在各地的商行作坊入股红利为养廉,按照比例发放。
虽然养廉钱并不能真的让官员清廉,但这正养两个钱加在一起,丰厚的让人直哼哼,再加上许杰锦衣卫的屠刀在头上,你就想想了,是拿着让人哼哼的俸禄安心做事,还是为了无尽的贪婪和欲望最终人头落地,大家都能有个比较了。
正一品为内阁成员,军机处成员,以及各部尚书。依次类推,最终县丞为从九品,其他为吏,吏员由都察院每年考核,也可在幽州书院培训之后转正。
幽州书院改名为幽州政务院,专门培养官吏。
另在各州设立被训院,作为官员储备学院,被训院学员对天下学子开放,施行考试制度,不管你是什么地方人,不管你是什么出身,哪怕你是乞丐,只要你能考试合格,你就可以进入被训院,成为未来的官员。
考试分为两种,策论和技艺。策论优胜者进吏部,技艺优胜者进工商部。
各地在礼部之下设立教谕,官为三品,由户部拨款修建学院,免费培养人才。野人谷技工学校也在各地兴办分校,为幽州集团培养技术人才,在待遇上,要高过被训院。科技是生产力,在幽州这点已经被所有人认同,如果没有技术人才在各地开始工厂,哪里有幽州的富庶强大?
吕鹏设立的将士孤儿学院,继续成为未来将官培养基地,为军事源源不断的输送忠诚将领。
其他附属机构更是事无巨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