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侯伯分两级,一字并肩公侯,两字并肩公侯,但不再有封地,只是荣誉,享受相对应的俸禄待遇。
武将分九品十八级,按照骠骑大将军,大将军,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尉,军候,牙门,屯长。这基本延续的还是汉朝的制度,但却精简了,去除了五花八门的杂号将军。而每品两级,以军功流转。
将文官设立九品十八阶,正一品从一品,到正九品,从九品。
俸禄也不再按照现在大汉的俸禄计算石,而是直接领取现金俸禄,至于你得到俸禄之后做什么,谁也管不到。
户部发放的俸禄为正俸,国有在各地的商行作坊入股红利为养廉,按照比例发放。
虽然养廉钱并不能真的让官员清廉,但这正养两个钱加在一起,丰厚的让人直哼哼,再加上许杰锦衣卫的屠刀在头上,你就想想了,是拿着让人哼哼的俸禄安心做事,还是为了无尽的贪婪和欲望最终人头落地,大家都能有个比较了。
正一品为内阁成员,军机处成员,以及各部尚书。依次类推,最终县丞为从九品,其他为吏,吏员由都察院每年考核,也可在幽州书院培训之后转正。
幽州书院改名为幽州政务院,专门培养官吏。
另在各州设立被训院,作为官员储备学院,被训院学员对天下学子开放,施行考试制度,不管你是什么地方人,不管你是什么出身,哪怕你是乞丐,只要你能考试合格,你就可以进入被训院,成为未来的官员。
考试分为两种,策论和技艺。策论优胜者进吏部,技艺优胜者进工商部。
各地在礼部之下设立教谕,官为三品,由户部拨款修建学院,免费培养人才。野人谷技工学校也在各地兴办分校,为幽州集团培养技术人才,在待遇上,要高过被训院。科技是生产力,在幽州这点已经被所有人认同,如果没有技术人才在各地开始工厂,哪里有幽州的富庶强大?
吕鹏设立的将士孤儿学院,继续成为未来将官培养基地,为军事源源不断的输送忠诚将领。
其他附属机构更是事无巨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吕鹏征战在外的时候,在内阁的运作下,幽州一切安好,这次吕鹏再站在自己的大堂上,他发现,自己的大堂需要扩建了,原先稀稀拉拉站不满的大堂,现在已经挤挤擦擦的,根本就站不下了,更别说坐着了。
武将有赵云,徐晃,高干,赵权,习珍,张燕,潘凤,杨凤,太史慈,马刺,张颌,孙淼,张绣,吕翔,吕旷,庞德,严颜,孟达,吴兰,吴懿,还有原先张鲁手下四健将杨柏,杨昂,杨任,张卫,,再加上西凉韩遂手下八部将梁兴、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成宜、马玩、杨秋。以及闫行郑宏达。这都是中郎将以上的军衔,那些校尉什么的,只能站到院子里去了。
而吕鹏手下的每一个千夫长,拿出来,都能抵上任何一个对手的大将,当然,这是在行军布阵上。单打独斗,那还是不行滴。不过吕鹏玩过单打独斗吗?吕鹏玩的是群殴。
文臣以徐庶为首,庞统,许杰,张士元,苏双,糜竺,田丰,田畴,吴涛,审配,沮授,程绪,赵该,王东,王哲,黄权,李严,法正,。这都是两品以上的,三品以下,只能站在院子里吃风喝土了。
吕鹏幽州学院毕业的后起精英那更是如过江之鲤,数不胜数了,治理各地那是游刃有余。
当然,这些人才最终都在一个高大威猛,文武双全,据说半仙,腹黑诡诈的吕鹏带领下,将发挥他们无限的潜力,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最终一统天下。
真可谓人才济济。
于是,在建安十九年秋,吕鹏在幽州召集全部手下议政,调整官阶官职。
于是,吕鹏开始重新设定自己的官吏职位。
内阁,
首辅徐庶,这个是不能更改的,因为徐庶不单能武,还能文,这是无人能取代的。比如庞统,虽然智计百出,但在治理地方上却是短板。
田畴依旧是副首辅,这个是吕鹏培养徐庶卸任之后的接班人,尤其田畴在这些年内阁的锻炼里,已经足够展现了他的文治武功。
内阁其他成员,依旧是六部尚书,当然还加入了许杰,庞统,田丰,沮授,审配。
而在内阁再分两部,一部为政务,以吴涛,田畴,糜竺,李严为主导,不对军事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