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来想去,觉得不能听之任之,就步履蹒跚地走进便殿,向赵扩进谏:陛下,老臣冒死禀报。
皇上赵扩第一次见他如此情形,宽慰道:
老夫子平身,有什么还要冒死的,有话就讲吗。
老臣要弹劾韩侂胄。
弹劾韩侂胄什么呢?
外戚韩侂胄窃取圣柄,公报私仇,乃奸臣所为,应及早罢免,编管他乡。还有,皇上不可听信近幸之言,未与宰执商议,更不可再出御笔。
皇上听了,好长时间一言不发。
见皇上没吱声,朱熹便接着讲:
陛下,自太祖以来,历代先皇都对外戚敬而远之,高官厚禄可以,但不予实权,更不让他干预朝政。可如今------
赵扩见他又要喋喋不休,长篇大论,便打断他:
好了,老夫子不要再讲了,你的意思朕明白。你回去吧。
依他对皇上的了解,这个事你说完了便了结了,他当场没斥责你,就算给你这个当老师的最大薄面,不用再计较了。到了这一步,他根本掌控不了。
右正言黄文叔见皇上连出御笔,立即跳出来,拟写奏疏,弹劾韩侂胄,还没上交,即被刘建秀发觉,告知韩侂胄。
于是御笔再出:罢右正言黄文叔,出知平江府。
而朱熹在便殿的弹奏,关礼很快让人告知韩侂胄,二人私下一商量,决定请皇上看一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