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其实充满了无数男人的恐怖心机!

也充满了他们政治斗争惯用的手段!

女人宫斗和他们比起来,简直是小孩子过家家。

“这个堂弟……”贾元春都不禁佩服。

……

由于皇帝的“重伤”,某些人不得不偃旗息鼓,又因为“匿名信”的飞来横祸,好巧不巧地打断了这个暗含了种种阴谋的“闹剧”。

但是贾琮知道,反抗自己的势力,远远不会这么轻松地偃旗息鼓。

中午的歇息时间,京官们对皇帝的“重伤”表现得很“忧心”,食不下咽。

但是,老天似乎开眼了,也赶上了清明谷雨之间,一场贵如油的春雨淅淅沥沥地洒落。

就更让另一群贾琮的同盟,上书高呼,以此承认皇帝是多么地正统。

清明时节雨纷纷,西小市的行人欲断魂,书店的大厅里面,贾琮题完了一绝:

“慷慨歌燕市,

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贾琮的诗作很少,但出手多半是名作,看完这一首,刘东升、毕忠、汪应元不由点头。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雄心壮志,已经力透纸背!”刘东升抚掌大赞。

这是民国时期汪某人的名作,事件是与刺杀亲王载沣有关。

而对贾琮来说,也是他以后清君侧的志向。

当然,别人不会这么理解,而只会联系贾琮的事实去理解。

“硝石自古出四川、陕西,近日川陕干旱,甘总督也奏硝石不能按时到来,必然是陕西会有大变……甚是忧心……”汪应元神情悲切,为故乡,也为同盟。

“如果是到南边的话,我会吩咐四川官府从南边转运,不会影响东南的局势,但陕西确实堪忧。”贾琮也担心道。

硝石在中国的产地只有陕西(甘肃属陕西)、四川,也就是蜀道、陇道,而硫磺、木炭,可以说遍布天下,这是发展火器必须考虑的。

愿望美好,干起来不行,无疑令人痛惜,所幸贾琮不是孤身一人,而是拉一批、打一批。

现在,圣旨已经拟定贾琮出京为江苏、浙江、福建、广西、广东五省督师,而身后,反抗重重。

如果,这时候贾赦再病死的话,贾琮估计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以孝治天下,首辅都不得不丁忧守孝,倘若真到那个时候,有皇帝的支持,都没用,扛不住。

贾琮此时只能祈祷,贾赦晚死一点,不然实在耽误他的大计,守孝三年,官场就物是人非了。

于成龙、忠顺王爷笃定他做不出什么大动作,不敢反抗?那就做给他们瞧瞧!

另外,秦王、白莲的变数,从长远来看,未尝不能成为对他有利的催化剂!

贾琮此时真切感受到了王安石所说的话: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宽广偌大的天坛,人流云集,一层层地铺满,第一层是皇帝、皇后、太后太妃们。

第二层是勋贵们,第三层是文武官员们。

燕京除了皇城有太庙、社稷,外城的东西南北还有四个地方,就是天坛、地坛、日坛、月坛。

只不过现代人最熟悉的是天坛。

每年春天,皇帝都得带领全城文武勋贵以及在京文武百官,祭祀天坛,干旱时节还得祈福求雨。

另外,皇帝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像上古的三皇五帝一般,得亲自下地、召集顺天府的里老询问稼轩、田地之事,并且得亲自扶铁犁、耕地。

这大概是古代皇帝一生之中“最接地气”的一件事情,当然,这件事充满了形式主义和仪式感。

锦衣华服,凤冠霞帔。

红蓝青黄,满朝朱紫。

这一天,贾琮在内的文武大臣们,生平以来唯独一次不能坐轿、骑马,而只能从内城步行到南边的天坛。

负责治安的锦衣卫、兵马司开路,全城市民围观,“伟大的皇帝陛下”,率领他的子民们,步行十里。

此时,这些养尊处优的人们,几乎是人人都腰酸背痛腿抽筋。

大顺要求皇后太后,以及有品德的妃子们,参加这项典礼,由于有的女人有小脚,因此只有她们能够坐轿。

贾琮站在第三排的文官第四位,论资排辈的形式,他还是没有过分地去打破,前面三位是首辅杨清和、辅臣于成龙、汪应元。

上香、念词,表面上看,似乎仪式进行得有条不紊,贾琮却感到右眼皮狂跳,经官场磨练的政治嗅觉,就闻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当户部尚书、大司徒毕忠引领皇帝陛下到土地边缘的天坛台阶的时候,凌决袆嫌麻烦地除掉冠带,拾起袍服别进腰带里边,兴致盎然地下地扶犁:“那个里老,你在旁边看着就行了……”

从大兴召来的里老,尽管事先由礼官教导过,但生平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天命之子”,还是忍不住颤抖,话也说不全,连连点头。

皇帝总是少年心性。

尤其登基以来,从未离开皇宫一步,非常地烦闷,因此他不想顾及这点对他来说的小小的仪式了。

前几年出京巡视,他也偶尔这么玩闹过。

贾琮不由深深叹了口气。

这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耕地啊!皇上!有些人就有借口了!

人群先是沉默了几秒,宛如暴风雨来临前的节奏。

继而,山东籍人士、太仆寺少卿李善之手捧牙笏,当众出面,斥责道:“皇上,除掉冠带,于礼不合,万万不可啊!”

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刘东升反而一言不发。

凌决袆根本不理李善之,忽然,三公九卿都没有一个发话,御史、给事中却是一个个嗷嗷直叫、唾沫横飞、口诛笔伐:“皇上!于礼不合啊!”

“请皇上按制来耕读!皇上!”

他们又提到了规制!

这个时候,御史、给事中们兴奋得不得了!皇帝又如何?给我们逮到了把柄,一样喷死!!

真是兴奋啊!谁敢这么合理合法地喷皇帝?他们敢!

过瘾啊!

然而,在贾琮看来,事情不是表面过瘾这么简单!

文官们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