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未央宫。
这片宫殿建筑群,足有后世北京紫禁城六倍之大。
天子龙盘之所,本应锡羡垂光,景星庆云。
可是,如今的未央宫,毫无祥瑞之气。宫门紧闭,通廊幽深。似囚牢,偌大的囚牢,便是插翅变成鸟儿,也难以穿过这凄凉之地,逾越森严的宫墙。
当今皇上刘协,看着殿前空旷的广场,那刚满11岁的脸上,尚未褪去的稚气中,夹杂着数历凄风苦雨的沧桑。
伏贵人拿着一件大氅走了过来。“陛下,起风了,今儿可能有雨,披件衣服吧。”
伏贵人,中散大夫伏完之女,一年多前,在当时的帝国之都洛阳,被选入后宫,为贵人。
伏贵人大刘协一岁,更像是大姐姐。
在这宛若囚牢的宫阙里,小皇帝刘协,只有在伏贵人这里,才能寻求到一丝安慰。
刘协轻轻摸摸伏贵人的手,眼眶中,泪光闪烁。
做傀儡皇帝的苦,谁人能知?
“陛下……”伏贵人不敢多说话,唤了一声,悄悄以目示意。
贴身的宦官,多是董卓的爪牙,刘协的言行举止,都会报给董卓。一不留心,就会引来灭顶之灾!
皇上,也无法幸免!
刘协的前任皇帝,长他几岁的刘辨,登基称帝不过百多天,便在董卓逼迫下退位,将皇位让给刘协。
而被废黜为弘农王的刘辨,终究还是没能逃过一劫,和他的妻子唐姬,被逼饮下毒酒,鸩杀而亡。
那时的刘协,不满十岁,还是个不更事的孩童。
仅仅一年多时间,刘协便经历了常人几十年的风雨。
可是,这个孱弱的小皇帝能做的,只有背地里啜泣。在心里抱怨,不该生于帝王之家。
他没能力和董卓对抗,但是,他无时无刻不想逃离长安。逃离这囚牢般的未央宫。
无声的叹息……
刘协努力整理着情绪,强颜欢笑,对伏贵人道:“贵人回去吧,朕要去麒麟阁听讲了。”
“国子监博士祭酒,文天祥麒麟阁侍讲。”宦官尖利刺耳的叫声。在未央宫中,回荡……
……
麒麟阁,汉武帝时,狩猎获麒麟,以为祥瑞之兆,建阁纪念。
而让麒麟阁名传后世的,是麒麟阁功臣像。
汉武帝命人,给以霍光为首的十一位功臣画像,悬挂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