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两份章程

大清巨鳄 塞外流云 4348 字 9个月前

这是直接叫板,不管元奇同意还是不同意,用实际行动告诉元奇,朝廷决意实行两院制!肃顺心里有些忐忑,连忙起身跪下叩首道:“事关重大,微臣恳请亲往上海。”

慈安瞥了他一眼,沉声道:“元奇一日不同意两院制,你一日不允回京。”

肃顺听的暗暗叫苦,却又不敢多说,只得叩首道:“微臣遵旨。”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易知足细细看完《咨议局章程》、《资政院章程》之后直接丢给赵烈文和易正行两人,瞥了肃顺一眼,起身踱到窗户边点了支烟,肃顺腆着脸起身凑到他跟前道:“距离预备立宪之期已经不远,太后心意已决,国城兄何不退让一步。”

易知足翻了他一眼,道:“皇帝钦定资政院议员——宗室王公世爵,满汉世爵、外藩王公世爵、宗室觉罗、各部院官、硕学通儒与纳税多额者,足足一百名罢,这还是虚君立宪?这是换汤不换药。”

轻叹了一声,肃顺才道:“除了钦定的百名议员之外,不是还有一百二十名民选的议员,纵然算不得真正的宪政,却也打破了皇权专制不是,这难道不是进步?又怎能说是换汤不换药?凡事都的循序渐进不是。”

易知足没好气的道:“如此宪政,总理大臣与首席军妓大臣有何区别?内阁与军机处又有何区别?”

“自然是有区别。”肃顺分辨道:“国之大事诸如财政收支、法典朝章等均是经议员议决后,经国务大臣奏报总理大臣决定,皇帝不再过问国事。”

“不过是换一种方式而已。”易知足冷声道:“皇帝有钦定议员之权,钦定议员谁敢忤逆皇帝的意思?”

肃顺轻声道:“不是还有民选的议员嘛。”

“大掌柜——。”赵烈文扬了扬手中的《咨议局章程》,道:“错漏百出,且存在极大的缺陷,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条件的种种规定,处处透漏着对学绅、士绅、商绅和新学绅的照顾和拉拢。

直白的说,咨议局的议员只能是‘绅’!如此一来,选民比例与总人口之比将极为悬殊,千中无一!”

“并非是要刻意照顾和拉拢‘绅’。”肃顺连忙解释道:“寻常百姓大字不识一个,让他如何参与选举或者是被选举?给予他们机会,也是滥竽充数,日后随着教育的推广和普及,选民比例自然也就逐步的上升。”

这话不无道理,易知足很清楚,盲目扩大选民规模,只会让选举成为一场闹剧,实则在他看来,大清目前压根就不具备推行宪政的基础,别说那些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寻常百姓,就是不少士绅也不能正确对待选举。

“能识文断字的不止是‘绅’,”赵烈文沉声道:“工厂里不少技术工人也都识文断字,而且有很强的选举意识,另外还有军队,肃相不会不知道,元奇新军的所有基层军官全部都必须识字罢。”

易正行接着道:“农民数量最大,不能因为他们不识字就全部摒除在选举之外,应该给予一定的选举与被选举名额。

肃顺掏出一块手帕擦了下额头上的汗,讪笑着道:“赵先生和世子提醒的是,时间仓促,确实还有不少遗漏。”

易知足伸手礼让了下,随即丢了手中的香烟踱回座位呷了口茶,待的肃顺落座后,他才开口道:“《咨议局章程》、《资政院章程》仓促而成,粗糙不堪,朝廷这是逼迫我同意实行两院制罢?”

见他主动捅破,肃顺暗松了口气,道:苦笑着道:“还是国城兄看的透彻。”

“行。”易知足说着看向赵烈文,吩咐道:“将这两个章程送给各大报馆,头版刊载。”

一听这话,肃顺登时急了,连忙道:“国城兄不可,一旦见报,就没有斡旋的余地了。”

对于父亲易知足相信鬼神,易正行并不觉的奇怪,毕竟儒学是相信鬼神存在的,不过,令他奇怪的是,他们自幼出洋求学居然还跟鬼神有关,他的好奇心一下就被勾了起来,两颗黑漆漆的宛如黑水晶一般的瞳仁一瞬不瞬的盯着他。

“子不语怪力乱神。”易知足缓声道:“对于鬼神,当心存敬畏,敬而远之,将你们兄妹自小就送往西洋,主要是为了你们能够顺利的健康的成长。”

见他含糊其辞,易正行连忙追问道:“孩儿等自幼出洋与鬼神有关?”

易知足点了点,缓声道::“你们还小的时候,为父遇上一个龙虎山道士,说你们若不出洋,十不存一必须成人之后才能回国。”

这种鬼话也能信?易正行一阵无语,半晌才道:“我国夭折率向来颇高罢?”

“为父岂能不知道这点?那道士道行高深,令为父不能不信!”说到这里,易知足一笑,“事实也证明,让你们自幼出洋,你们尽皆得以顺利成长。”

话才落音,就听的林美莲在门外禀报道:“大掌柜,任安在外求见。”

“让他进来。”易知足说着轻声介绍道:“任安是元奇情报部负责人,情报部是独立机构,直接向我负责,负责国内外的情报收集。”

元奇居然还拥有情报部?易正行惊讶之余脱口而出,“锦衣卫?”

易知足笑道:“没有锦衣卫的权势,只是负责情报收集。”

很快,任安快步进来,见的易正行也在,他略微迟疑了下,才向两人见礼,禀报道:“大掌柜,埃及送来情报,苏伊士运河今年可能会完工通航,截止目前为止,苏伊士运河公司已经花费一千八百万英镑,超出预算两倍有余,估计应该欠了下大量的债务。”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密切关注,试探一下,他们有无出售股份的意愿。”

“属下明白。”任安顿了顿接着道:”沙俄的化学家——彼得堡大学教授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另外,英吉利运送军火的船队抵达科伦坡港。”

易正行听的暗暗心惊,元奇的情报部门有多大?难不成已经渗透到世界各国?待的任安告退,他才轻声道:“父亲,元奇的情报机构很庞大?”

易知足笑了笑,不无自豪的道:“世界各国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大事,我都能及时了解。”说着,他站起身来踱了几步,道:“你先跟着赵先生罢,熟悉一下元奇的情况。”

“是。”易正行连忙起身道:“孩儿告退。”

“等等。”易知足缓声道:“转告你大哥,对倭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战争。”

一出书房,易正行脸上就流露出压抑不住的兴奋,脚步欢快的出了院子,出的院门不远,老大易正德就从一片花树后绕了出来,笑吟吟的道:“怎么样?我演的还不错吧?”

“非常好!”易正行说着利索的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张银票,“就一个条件,飞艇建造好了,我要乘坐一次。”

易正德一把抽走银票,笑道“只要你敢坐,别说一次,十次也行。”

“这话可是你自个说的。”易正行笑道:“父亲还让我转告你,对倭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战争。”

易正德咂摸了一下才轻声道:“这话倒是有几分哲理。”

上海只是阴冷,京师却是雪花飘飘,恭亲王奕?抱着暖炉坐在四轮马车里观赏着车窗外的雪景,去年返回京师之后,慈安晾了他足足一个月才令其复职,平素里也极少召见他,显然对他还有些怨恨,今天却突然召见他,也不知道是什么事?

马车在东华门外的石狮子前停下,奕?下的车来跺了跺脚,快步进了宫,对于慈安的冷淡他并不在意,随着推行宪政的步伐越来越快,双方的关系很快就会恢复到以前,让他回京复职就足以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