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一章 内部之争

“不知荀令君有何安排?”三人中,相貌最为普通的李通抱拳询问。

曹仁和于禁亦是看了过来,这位被主公称作‘吾之子房’的男人,博闻强记,且足智多谋,他们平日里也是敬佩有加。

荀彧在墙壁上展开地图,手指在地图上挪动:“吕布现已夺取了陈留,他下一步的打算,必定是东郡或者济阴,这两处郡地乃兖州命脉,不容有失。否则,兖州危矣!所以,我想请曹仁将军和于禁将军再领兵马,前去镇守。”

东郡郡守何夔与济阴郡守徐奕,两人治理郡地的能力不错,也都是曹操心腹。虽说郡内驻有上万兵马,可荀彧仍旧担心,二人会抵挡不住吕布的大军,故想额外派兵增援。

“令君远谋,我二人即刻启程,赶赴东郡、济阴。”曹仁和于禁抱拳,斩钉截铁。兖州是他们随着曹操一起打下来的天下,绝不容许外人染指。

“如此,有劳二位将军了。”

荀彧很是欣慰。

曹仁和于禁领命走后,堂内就只剩下李通一人。

纵观曹操麾下,亮眼的将领无数,但心思缜密、文武兼备者,却是不多。

李通也不做声,静候着下文。

荀彧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叫自己来此,必是有要事吩咐。

“李通将军。”

荀彧喊了一声。

李通当即抱拳,等候荀彧吩咐。

“你可熟识泰山一带?”荀彧问他。

李通点头,他以前做过泰山郡的都尉,对那里的地形环境极为熟悉。

“现在臧霸夺了泰山郡,又攻取了济北诸县,我想令你率兵出击,击退匪寇,你可愿意前往?”

荀彧看向李通,现在他能调动的将领之中,只有李通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末将定不负令君所托!”李通大声应下。

荀彧点头,等到李通也下去准备之后,他起身走出堂外。

天气不错,秋高气爽,可荀彧的心情却蒙上了一层阴霾。

平静了这么久的兖州,吕布一出手,就直接将兖州的天,捅出了大窟窿。

陈留郡,城外的驻军大营。

由泥土沙子垒砌的战争沙盘前,身穿戎装的吕布站在中间位置,左右两旁是麾下谋士及心腹将领。

拿下陈留,下一步就该是济阴郡了。

“区区郡地,何劳主公出马。末将乞领一支兵马,不出半月,必将城池献与主公麾下!”身披将军甲衣的黄忠抱拳请命,很是自负的夸下海口。

吕布略作思量,觉得黄忠倒也合适,刚想答应,却听得有另外一道反驳的声音响起。

“黄老将军,您老跟着主公已经许多年了,功勋立下无数,莫要年老时折了大半辈子累积得来的英名。所以,打仗攻城的事情,还是让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来做吧。”

站在沙盘边上的曹隽斜勾嘴角,脸上的笑容玩世不恭。

虽然吕布帐下,的确是黄忠最为年迈。

可黄忠并不喜欢别人说他年老。

尤其是听得曹隽这番言语后,黄忠更是气得下颚的胡须直打颤,双目瞪得如同牛眼,大声喝道:“小儿竟敢欺吾年老?老夫跟着大司马纵横天下那会儿,你们还在娘胎里喝着奶呢!”

曹隽撇撇嘴,反言相讥:“换作我们攻城,绝对比你们这些老家伙要快!”

张辽、徐庶等人虽未出言,但似乎也默认了曹隽的话语。

这帮子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家伙,有本事也有傲气。平日里吕布重用高顺、黄忠这些年轻偏大的将领,而忽略了他们。

这使得他们心中一直都憋着口气,总想找机会证明,给吕布瞧瞧他们的实力。

“毛都没长齐的小子,张嘴就敢胡说,也忒不知天高地厚了!”

“小子,小心牛皮吹破天,到时候没法收场。”

潘凤、侯成这些久经沙场的将领纷纷出言相怼,他们和黄忠是一个时代的人物,而曹隽、张辽这些晚辈,又是另一个时代的人物。

说黄忠老,就等同于说他们也老了。

“大江后浪推前浪,你们不过只是比我们早一些成名罢了,休要小觑了我等!”年轻一辈的少年们,同样不甘示弱的反击起来。

一时间,整个军帐之中,掀起了一番唇枪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