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常有人用“入夷则夷,入夏则夏”的论调,来形容在中国之地居住的异族,这一点,伏泉一直不敢苟同。
若是异族进入中国之地,习汉风,穿汉服,说汉语,明汉礼,尊汉发,真正当自己是汉人,而不是胡人的话,他们即使初期被汉人官吏盘剥,也不会有反叛的想法。可是,大多数异族,一旦自己的生活环境有所不好后,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反叛,这便说明他们入了中国之地,就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汉人去看,那样的话,一旦汉人势危,这些异族会出现什么样的心思,也就显而易见了。
“敢问封神医,若孤不行屠戮之举,放羌人各归故土,他日其若再叛,杀吾汉民,不知今日之慈悲,可会于来日造多少杀孽?”伏泉反问道,对于封衡这种慈悲举动,他其实并不赞成,甚至十分反感。
貌似现在放了这些羌人,是少做杀戮的慈善之举,可是若是以后,这些羌人继续反叛的话,羌人杀戮的汉人百姓的性命,那又怎么算?是不是说用今天的慈悲,换取明天的杀戮的呢?若是这样,那为什么不现在做杀戮,将以后的杀戮抹平呢?就该汉家百姓流血,而对异族之辈宽容,使得他们有了能力后可以自己造杀戮吗?这明显是不公平的,所以必须要将他们扼杀于萌芽之中。
却说封衡闻言不假思索道:“羌人经此大败,如何再叛?况休养生息数十年,其等必为大汉良善之民,何故屠戮?”
“谬论!”伏泉大喝道:“自本朝以来,羌人三叛,杀大汉吏民无计,大汉三平羌乱,累费钱三百亿余,其中靡费,又致多少汉家子民疲惫?如今,若放羌人各归本土,令其休养生息,日后其若再叛,杀官戮民,敢问神医,今日之慈悲又有何用?”
此话一出,封衡失色,却无力反驳,毕竟,三次汉羌大战的结果,无人不知,大汉前两番平定羌乱,最终都仁慈迁徙其众,令其休养生息。
可是,最后的结果,换来的都是羌人再叛,也就只有第三次段颎悍然举起屠刀,将东、西二羌杀的怕了,这才让损失惨重的羌人消停了十几年。
然而,随着羌人新一代人的成长,羌人还是再叛,事实已经证明,现在放羌人归乡,最终他们还是会叛,而一旦再叛,那无疑又是一番腥风血雨,无数汉家百姓会因此丧命。
这些,都说明了此刻对羌人的慈悲,日后必有杀戮的危险,而伏泉以今日杀戮,换日后和平的想法,从某一方面来说,却是有种长痛不如短痛的意思,很明显也是一种慈悲而已。
封衡无言,沉默一会儿,良久方才摇头叹道:“今时屠戮与今日慈悲有何异?终是万骨枯尔!”
的确,反正降服羌人的话,羌人早晚要叛,一旦叛的话,就不知会有多少无辜之人惨遭屠戮。若是那样的话,现在屠戮羌人,用一时之残忍,换数代之太平,总比日后羌人反叛造下更多的杀戮更好不是?
当下,封衡便明,随后对伏泉道歉先前冲撞之语,同时对于伏泉这个杀人屠夫,有了更深一步的认知。
而后,伏泉便将自己准备让封衡做大汉在凉州的代言人,让他利用他在羌人之中积攒半生的行医名声,去劝服那些汉军降服的老弱羌人,令这些羌人俘虏安心接受汉朝的屯田措施。
同时,伏泉又将自己关于屯田的诸般举措,全部告知封衡,令他再无疑虑,明白羌人只要屯田,便可以免遭杀戮,同时还能慢慢同化为汉人,令得凉州安稳,这位济世救人的凉州神医,欣然同意伏泉所求,答应伏泉的意思,为他在凉州作为汉羌融合的代言人。
临羌县县署大堂外,伏泉望着一脸笑容离去的封衡,心里面也是发笑,其实古人也是很有趣的,只是相对于种族主义流行的后世,他们明显太单纯了。不过,一旦经过有心的劝说,他们都会明白杀异族和放任异族休养生息的重要性。
“汉羌共繁荣,建立大凉州!”伏泉嘴中呢喃,他感觉自己都想好了,日后屯田的话,汉军给羌人洗脑的标语了。
虽然这标语,有些剽窃后世岛国小日本的意思,不过这两句标语,在表面上,确实是对于被征服统治者而言,有着不一般的同化顺从力。
遥远的并州边疆,西河郡,美稷,匈奴单于庭。
夏日的草原,天地一片清新,茂密的草地不断生长,洋溢着一盘碧绿,然而经过无数牛羊啃食,即使生长的再快,也会被消磨的太快。
此时正值牛羊肥硕之时,牧民们浑身上下充满干劲,在草原之上赶着牛羊,操控马匹,一片欢乐之象。忽而大地颤动,连续不觉,牧民们神色一怔,作为马背上生活了一辈子的人,当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创造的,纷纷翘首望着震动方向,举目远眺,期间互相交流几句,大部分人认为是王子左贤王于夫罗回来了。
几个月前,汉人中的名士张举、张纯和乌桓人联手叛乱,汉国下诏遣匈奴兵,配给幽州,随那位汉国北疆的大将公孙瓒平叛,匈奴羌渠单于当即派遣王子于夫罗,将兵数千诣幽州。
对于这个决定,大家心里其实是不愿意的,汉国这几年内乱,相互之间,打生打死,关他们匈奴什么事,任凭汉国自己内乱多好,汉国那么富庶,凭什么他们去卖命给汉国平乱,也不多给些东西。而且汉人若是内耗下去,他们说不得还有机会去汉国疆域,继续光复他们先祖的荣光。
此时的这些南匈奴人,似乎忘记了现在脚下的土地,是大汉国的并州西河郡,他们忘记了当年是谁收留了他们这些丧家之犬,让得他们在走投无路之下,有了一片生存之地。
“轰隆隆、轰隆隆……”
马蹄声越来越响,地面震感极强,牧民们霍然色变,这种声势,绝非是数千骑能够制造得出的,他们绝对不是王子于夫罗支援汉国的兵马,那会是谁的骑兵?
一个牧民突然想到什么,失声道:“莫非乃屠各杂种狗辈?”
杂种,自然是骂屠各胡人血统不纯,作为一个喜欢抢掠的游牧民族来说,坚持血统不免可笑,事实却是匈奴人很重视血统,特别是这些归顺大汉国的南匈奴人。
屠各人是当年匈奴休屠王的领民,由于其分布在凉州、并州边郡或郡外,经常吸收一些来历不明的草原人,什么黄肤、白肤,黑眼睛、绿眼睛,黑头发、黄头发,五颜六色,不伦不类,素来为南匈奴人诟病,所以才会有此称呼。
身边的牧民同伴摇头否定道:“不会,那边领地乃骨都侯所有,屠各杂种若与大匈奴开战,部落绝不可能一点风声也听不到。”
“呜呜……呜呜呜……”
激昂的牛角号声猛然响起,有人听到立马惊叫道:“号角!敌袭……吹号!吹号……集结……”
“来不及了……”其他明白出现何事的众人,纷纷惊慌失措道,敌人离他们这么近,就是现在想集结反抗,都没办法?
“到底何人?”
“莫非真乃屠各狗辈杂种……”
先前那人不幸言中,确实是屠各人,他们之所以一点消息也没有得到,是因为匈奴衍氏、兰氏、丘林氏、须卜氏四大贵族中的须卜氏骨都侯和屠各人结盟了。
骨都侯,南匈奴外姓大臣之首,辅佐单于执政,其位只在南匈奴诸王子之下,这可是匈奴国内,位于金字塔顶端的贵族官职!其地位相当于大汉朝的九卿,是匈奴单于的亲近心腹,历来都是由匈奴国内最强大的异姓贵族出任,更重要的是,骨都侯在匈奴,是统管单于卫队的大臣。
这样的一个人,如果和屠各人联合,在南匈奴事先没有发现迹象准备的情况下,南匈奴部落的命运就可以遇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