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地方粮站

南明鼎革 蜀州奇侠 1559 字 9个月前

之后每多五千人,或者地理位置,商业发达程度不同,增加1名公差。

对人数超过2万人的,一般改称镇公所,明朝虽然山地没有怎么开发,很多平地早已经完全开发,就像在南充县、广安县等经济发达大县,就出现这样的镇。

经过两年多运行,乡公所职责基本初具雏形,那就是主要负责:商赋征收(只是赶集商赋)、修路治河、防治盗贼、人口核查。

协助县衙两班八房行政工作:

协助快班缉捕盗贼

协助壮班维护地方秩序,管理人口。

协助户房清丈土地。

协助财房征收田赋、丁赋、商赋

协助工户地方建设,与对辖区工商户管理。

协助驿房整修道路、水路。

协助兵房组建里兵,照顾军属。

协助刑房对安置罪犯管理。

向吏房推荐优秀里甲长,优秀里兵。

除了征募粮草之外,作为现代人切身感受就是如何稳定物价,现在身处乱世社会纷纷扰扰,稍稍风吹草动就惹得物价波动。

在太平年代米价不过7,8钱一担,现在因为各地抛荒严重,再加上民军正紧锣密鼓围歼流寇,市场上米价已经1两3钱银子一担。

民以食为天,如果战事持续那么米价将会越长越高,那些城内手工业者可能陷入赤贫。

左思右想之后,杨麟决定干预米价:

现在流民四起,按照过去做法是衙门设立粥棚,流民则混入城中游荡每天等粥吃饭。

现在由县衙统一安置,从乡公所征集粮食中拨出一部分,按照每口每十日贷5升的做法,分期贷给粮食。

由于分期贷给粮食,流民为了获得粮食不可能如同过去那样领了粮食立马继续流窜。

除此之外,农业周期甚短,只要贷了粮食,要不到一个季度地理就产出粮食,如此不需要继续借贷来年更是。

每人只需要3斗粮食,就可以挽救一条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