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地方粮站

南明鼎革 蜀州奇侠 1559 字 9个月前

众人一听不再争吵,一些老人更知道大人可能有了主意,与其他迂腐书生不同,大人足智多谋,什么难题都迎刃而解。

让人颇为失望,杨麟根本没有直接说自己心中主意,侧身问了问旁边顺庆知府范文光,问身边众大人,府库之中有多少粮食?

朱元璋在争夺天下的时候施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大明朝建立以后,作为一个农耕王朝更是如此。

明朝中叶首辅张居正有感各地粮食甚多改收粮食,明朝末年李自成、张献忠横行天下,常常打下一个州县盘亘数日,粮食吃得差不多,如此才选择下一个州县。

辖下巴州达州为土暴子老巢,库房里面没有多少余粮,顺庆府各州县虽然一度被大顺军、大西军占领,粮食消耗也颇大,但经过一年多恢复。

粗略一算,各地库房中居然有二十万担粮食,但顺庆府城则不到七万担而已。

经过励精图治,顺庆府基本恢复八九成,达州恢复六七成,巴州不到五成,即便如此,每年田赋也在二十万担以上。

想了想,杨麟有了主意:

正如前世每个乡上建有粮站一样,现在每个集市有乡公所,完全可以就地建立临时仓库代为征收粮食。

民众需在一个月内将粮食交给乡公所,再由乡公所租赁船只运抵州县库房,期间花费由衙门承担。

针对官府征收粮食徇私舞弊,有的更是中饱私囊,在洪武年间就因为官吏巧取豪夺民众多交粮食的现象,则开放民间粮商代收粮食。

民众除了将粮食交给官府之外,还可以选择交给指定粮商,全县指定7-8个粮商,农民将粮食交给官府指定粮商获得凭证后,也可以作为缴纳粮食的凭据。

而大粮商则按照与官府签订的协议缴纳相应银两,

一些人担心的官府不收粮食逼迫民众将粮食卖给商贩,大家自认为有足够措施预防:

就像前世业务人员依靠提成那样,乡公所里面乡长、差役除了领取正俸之外,其他的主要依靠提成。

平日征收商赋、关赋有一定提成。

征收田赋、丁赋也有提成。

如果民众如果缴纳将粮食缴给商贩,然后在向官府上缴票据的话,乡公所里面乡长、差役与里甲长不过五十提一而已,而如果缴纳实物,则是二十提一。

如此民间刻意选择粮,可以交给所属乡公所或者临近乡公所,还可以交给粮商,减少中间盘剥。

众人一听眼前一亮,想不到乡公所居然有如此多的好处。

经过两年多实践发展,如今农村基层组织基本发展成熟,那就是在过去里甲制基础上,结合现成集市建立乡公所。

一般万人以下的乡公所,乡长与公差各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