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 水到渠成,救千里良田

此人问话太无礼,老澈等人皱眉了,赢复却还是平和的回答:“他是今年我们大祁首次试略的传胪容孟。他如今是蜀地一个郡县任县令。”赢复知道有人会心里不舒服,所以,故意将容孟的事迹往高大上讲,并没道出他的真实年龄。

果然那些农人心思简单,听了赢复的话,自然是听到了,更是赞叹又惊疑。到底是何等人物,竟是试略传胪。此时,他们已是明白,传胪就是第四名的意思。全天下的第四名,那不是神仙下凡来的?如此聪慧。

“可是,御史大夫,他一个拿笔的,如何能教我们种地?难不成他考的试略里头,还考了种地的事?”

赢复不动声色地看了看说出这般无赖之语的人,道:“他本是农家子。六艺里头,御车不错。更别提,他学识丰富,又得陛下青眼。”

几句话就点出了容孟的厉害之处,让那些人不得不小心说话了。又听得是农家子出身,倒是对荣孟多了点期待。毕竟跟他们同样的出身,想必是不会太计较他们泥腿子的身份?

对于,容孟,自从开渠以来,赢复就惦记着这样的人才。早些日子已经下定主意向孙念讨要了。

也不知陛下何时才能给他个答复。

人都是不经念的。才过了两天,赢复收到了孙念的一封短信,上面就写着:“容孟可去曲阳。”

可是没说容孟何时能到达曲阳。

赢复一边做事,一边等容孟。就在他等待期间,倒是将那滚滚渠水引入了干涸的田间。为了保险起见,他让农人都种了耐寒的作物,例如黍。那些种了麦子的田地,则有救了。农人都笑容满面的跳水去浇麦地。再过几天,可就要旱死了都。

曲阳渠一点点的延伸,那是农人和大祁的希望在延伸。那些农人也是胆子大的,几个乃至十几个壮年男子聚在一起,在夜里挑水浇地。更有的人不知从哪个不缺水的地方寻来了稻秧,赶着在夜里插秧,第二天不会晒得太伤,也能赶上一点点落下的生长日子。

最开始的那段渠道两岸的百姓得了益,离得较远的村子更是找上了赢复,主动要求加入挖渠的队伍,好让渠道快点到达他们的村子,好灌溉田地。如此一来,不到五天,队伍人数增加了五千人。

有人来挖渠,赢复自然高兴。可高兴的同时,也是头疼得很。因为后来的五千人也是要给酬劳的。不能让他们白干,也不能让他自己吃亏不是?

可到底如何才好?他自认脑子不如崔则和孙念的灵活,自然是修书一封,让他们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