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九章 【真迹】

宋道 隔壁老黄哥 1203 字 9个月前

对于胡玉怕自己的字不值钱的想法,黄杰让福寿又送上了几个物件,其一是一挂卷轴,打开一看,竟然是苏轼《咏茶》的书法真迹;其二却是一块弯曲的薄铜板,板上有许多镂空的空洞,但一时间瞧不明白有什么用处;其三却是一枚没有题字的青竹筒。

就瞧见黄杰先与胡玉展示了苏轼的书法真迹,然后将铜板套在竹筒上,随后用沾了浓墨的毛笔在板上来回画了几下,揭开一看,便瞧着青竹筒上赫然出现了《咏茶》字迹,且细看那字迹与卷轴上的真迹至少有九分神似。

胡玉瞧得目瞪口呆,但也迅速醒过神来,忙道:“好大郎,果真是好法子,这理儿与印书一般,若非大郎点醒,俺却是如何都想不到的!”

胡玉忙接过铜板仔细看了,又试着自己刷了一下,发现这字迹瞧着果然如拓印下来的真迹一般,连声叫好。

想想看若是一枚青竹筒上有苏轼的真迹,且就算是拓印的真迹,那也是真迹啊!

瞧看了好一会,胡玉觉得这事可行之后,听黄杰又提帮衬之事,忙不迭道:“好说,帮衬主薄乃是俺老胡分内之事,大郎怎地如此见外?”

黄杰也直言道:“叔叔也莫诓骗,前日曹知州堕城,俺才瞧出那通判大人与俺舅父不睦,赈济事宜多有掣肘,多亏了叔叔支应帮衬才将前日情势转圜。”

胡玉倒是听了点头,这守州郡的官员,官名为“权知军、州事”,而这“权”有临时之意,意谓随时可以罢去。而为了防止州郡官尾大不掉,大宋朝廷特地在州郡设通判官员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其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并且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

先祝书友们元宵节快乐哈!过了元宵就算是把年节给过完了,自然俺的更新速度也会恢复到基础两更的状态,如今已经发文四十余万字,还请广大书友多多支持,多给推荐和收藏,不然上不了架,就算是打赏俺也拿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