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将近,纪郢虽不至于张灯结彩,确也全城一新,唯有路门外的宫室非王廷所建,因此到现在都没有完工。判定三日之内不下雪后,寺人们在纪郢南门到路门这段四里长的路面上铺了一层红色的楚纸。雪白而纸红,红地毯式的效果使王宫更显庄重。
重新装饰后的正寝内,熊荆也要试穿大婚时的婚服。按孔子的说法,大婚是‘合两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天地不合,万物不胜,大婚,万世之嗣也。’这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故而必须非常隆重。
大婚时的婚衣和祭祀神明先祖、加冠成人的衮服基本一致。这是男子最珍贵的衣裳,后世普通人真要以古礼成婚,男子当戴雀弁,玄衣纁裳,素带朱黻,佩玉悬剑,赤袜纁舃;女子则当面白唇朱,缘衣(玄布赤边谓之缘)黑屦。
爵弁冠是士戴的,熊荆是王,他的冠是冕,綖有九旒,珠两百一十六。冠冕之下的衣裳极为复杂——好在他的身高体宽司衣处早已经了然,不需要像为芈玹缝制袆衣那样细细丈量——首先最里面要穿一件素色的泽衣,泽衣即内衣,贴身吸汗,故名为泽。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说的就是泽衣。袍泽经常连用,袍,苞也;苞,内衣也。两者都是穿在里面贴着肉的内衣,言袍泽示意彼此亲密无间。两者的差别是泽是单衣,而袍有两层,中间常塞有丝絮、乱麻,在冬天用以保暖。
熊荆当然不会穿袍,要出城亲迎王后的他穿裘。裘是皮制的上衣,以其等级,有大裘,黻裘、狐白裘、狐青裘、虎裘、狼裘、羊裘、犬裘之分。庶民只能穿羊裘、犬裘,勇士近卫可着虎裘、狼裘,士以上最高可着狐青裘,大夫以上最高能着狐白裘,诸侯最高穿黻裘。
熊荆没有称天子,故而只能穿黻裘不能穿大裘。黻裘,黑与白谓之黻,黻裘就是大裘的黑羔皮与狐白裘的白狐皮像马赛克一样间杂缝制,一块白一块黑。好在这些方形色块并不会太小,看上去也不眩目,毛色极为纯正。
衣裘,必以裼。先秦的裘毛在外,皮在内。为了不被人看成是兽,不显得丑陋,故而外面必须加上裼衣。裼衣皆素色,天子诸侯以素锦,大夫、士以素绢。
裼衣之上不是直接穿冕衣,大婚乃大礼,大礼必着中衣。中衣与深衣相对。深衣是衣裳相连,上下一体,有直裾、曲裾之分,中衣实际上还是一件上衣,不是上下一体的深衣。中衣素色,其质地与正衣相同,正衣冕衣是丝衣,那中衣就是丝衣,正衣玄衣是布衣,那中衣就是布衣。
中衣之上,才是冕衣。其上衣绘五章,本来是龙、山、华虫、火、宗彝。司衣按照楚国的传统将龙去除,加之以凤。凤实则是雄的,凰才雌的。龙凤呈祥表示吉利没有问题,如果用龙凤呈祥表示爱情婚姻,那就搞基了。
和王后袆衣上的那只彩翟一样,五彩之凤占据了整件冕衣,玄色与五色相配,庄重而沉静、不怒却自威。凤之外的空间,才绣着山、华虫、火、宗彝这些华章。可惜这样华美庄重的正衣为了礼仪,有的时候还要加上袭衣。所谓‘服之袭也,充美也’。充,犹覆也。穿袭衣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华丽的正服,使正服之美不被他人所见。
按司衣寺人的说法,这是一种尊敬或者谦虚。袭衣与裼衣作用相反,裼衣遮住丑陋,以示尊敬;袭衣盖住美丽,以示尊敬。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礼仪有不同的用法,最少熊荆前往驿馆亲迎王后的时候,必须身着袭衣,盖住正服。
泽衣、黻裘、裼衣、中衣、冕衣、袭衣,熊荆一共穿了六件上衣。至于裳,那就比较简单了,最里是裈,黻裘、裼衣、中衣之后便是冕裳。裳之所以没衣那么麻烦,在于衣实际上都很长,裳不必穿六件。冕裳色纁,上面绣有藻、粉米、黻、黻等四章。上衣下裳相加一共九章,合诸侯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