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文明

荆楚帝国 贰零肆柒 2207 字 9个月前

继塞琉古卖出尼萨马后,巴克特里亚也卖出了汗血马。左右逢源的感觉让楚人喜悦,但这让原本要求楚国与巴克特里亚断绝往来的塞琉古使臣西拉努斯很是失落。他当然知道汗血马,这是萨尔玛提亚人的贵族马,帕尼人、索格底亚那人骑的就是这种马,迪奥多托斯二世麾下的军队也骑这种马。据说在已知世界,这是唯一可以和尼萨马媲美的马。

本来塞琉古和楚国各求所需,对方是唯一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国家。巴克特里亚的售马行为使得塞琉古的议价能力大幅下落,能够值得庆幸的就是两国的马铁协议去年冬天就已达成。

当天气再次转冷时,鸩拔迦的商队终于在郢都北面淮水码头登岸。还未登岸之前,善于观察的亚里士多德四世是就看到了郢都城墙,以及紫金山上高耸的内河灯塔。

“奉王命,迎巴克特里亚使臣。”岸上是宾者的声音,昭黍和少宰靳以出城迎接,熊荆仍在研究如何做出铁木肋骨。

“那便是楚尼国王?”再一次见到学生的亚里士多德四世如此问道,他说的人是昭黍。

“老师,那不是楚尼国王,那是七敖中的一位。等于希腊议事会里的主持人。”毋忌看到亚里士多德四世极为亲切,信鸽虽然能传递消息,但这是单向的。塞琉古使臣抵达郢都后,他每天都生活在苦恼中。

“无知的蛮族人!”原来楚尼王没有亲自迎接自己,亚里士多德四世很自然的嘲讽了一句。

本来他对这次的行程抱着极大的期望,故而事无巨细,让仆人一一记录,但进入云中郡看到赵人居然用泥巴筑墙,他才明白自己来到了蛮族部落。希腊、波斯大多使用石材,城市里的建筑高大而精美,哪怕是已知世界公认落后的印度,也早已学会烧砖,可这片土地上的人只会用简陋的木头工具捶打着泥巴,筑起低矮简陋的房屋。

建筑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个就是食物。这片土地虽然也种植小麦,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将小麦磨碎,所以小麦反而成了穷人的食物。没有面粉就没有面包,只能吃那种黄灿灿的粟米,他完全不喜欢这种‘粗粝’的蛮族食物。

希腊是已知世界的中心,亚历山大大帝伟大的征服是将文明之光带到蛮荒之地,让世界各地的蛮族得以摆脱野蛮,所以,虽然征服过程中存在数不清的血腥和残暴,但从历史角度来说,这种征服却是进步的、文明的,是人类完成自己使命的必须。

这是亚里士多德四世一直坚持的观点,也是他鄙视蛮族的理由,所以每当有人指责亚历山大杀死无数当地人时,他都会以此来说服对方,就像、就像——如果他能活到两千年后,一个西方思想家在评论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带来的破坏和残暴时,也使用了同样的逻辑。

“请使臣先到驿站休息,敝邑楚王随后召见。”并不知道自己在亚里士多德四世心里已经变成一只猴子的昭黍正在揖礼,而后他在前面引路。

“告诉他们,我现在就需要见到楚尼王。”亚里士多德四世对毋忌吩咐。

“老师……”究竟在楚国生活了数年,亚里士多德四世的提议让毋忌很是为难。

“不。”亚里士多德四世固执的摇头。“作为一个希腊人,我们不应该遵守蛮族人的规矩,对蛮族人屈膝。你让他们告诉楚尼王,我给他带来了文明,他和他的臣民自此以后将摆脱野蛮的习俗,生活在伟大的文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