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个就是食物。这片土地虽然也种植小麦,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将小麦磨碎,所以小麦反而成了穷人的食物。没有面粉就没有面包,只能吃那种黄灿灿的粟米,他完全不喜欢这种‘粗粝’的蛮族食物。
希腊是已知世界的中心,亚历山大大帝伟大的征服是将文明之光带到蛮荒之地,让世界各地的蛮族得以摆脱野蛮,所以,虽然征服过程中存在数不清的血腥和残暴,但从历史角度来说,这种征服却是进步的、文明的,是人类完成自己使命的必须。
这是亚里士多德四世一直坚持的观点,也是他鄙视蛮族的理由,所以每当有人指责亚历山大杀死无数当地人时,他都会以此来说服对方,就像、就像——如果他能活到两千年后,一个西方思想家在评论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带来的破坏和残暴时,也使用了同样的逻辑。
“请使臣先到驿站休息,敝邑楚王随后召见。”并不知道自己在亚里士多德四世心里已经变成一只猴子的昭黍正在揖礼,而后他在前面引路。
“告诉他们,我现在就需要见到楚尼王。”亚里士多德四世对毋忌吩咐。
“老师……”究竟在楚国生活了数年,亚里士多德四世的提议让毋忌很是为难。
“不。”亚里士多德四世固执的摇头。“作为一个希腊人,我们不应该遵守蛮族人的规矩,对蛮族人屈膝。你让他们告诉楚尼王,我给他带来了文明,他和他的臣民自此以后将摆脱野蛮的习俗,生活在伟大的文明中。”
为了防止草原部落窥视、掠夺商队里的神马,鸩拔迦率领的商队日夜兼程,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抵达了赵国的云中。此时赵军已经控制了云中郡的大部分城邑,与秦军对峙于黄河岸边。
一千七百多匹神马减去路上死去的六十多匹,只余下一千六百多匹。长途的奔波使得这些神马马力很弱,绝大多数都在掉膘。既然到了赵国,鸩拔迦也就不急于赶赴塞内,他希望在这里多呆一些时日把马养肥。整理货物是粟特人的专长,何况是神马这样贵重的货物。倒是亚里士多德四世和狄凯欧波利斯并不喜欢在云中郡久待,他们希望早一些赶到楚国。
云中郡的赵人、赵国治下娄烦人借此整天围着那一千多匹神马打转。一些闻讯的娄烦部落还从遥远的地方带着母马匆匆赶来,到了云中才发现这些神马全是太监,不能马事。粟特人的狡猾凡人皆知,失望唾骂之余大家只能求他们卖马。本着惜售的原则,神马的价格被有意无意的炒高,当消息传到几千里外的郢都时,马价已值千金。
这时候鸩拔迦才在秦军准备发起的攻势中匆匆往东,进入雁门,又从雁门往东,进入代地,而后从飞狐陉穿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
本来鸩拔迦打算路过邯郸,再经大梁进入楚国。这一路尤其是大梁是天下中枢之地,沿路造势炒作,一匹马的价格估计到了郢都要涨数千金之巨,但连绵不绝的战事让他不得不继续东行,渡过黄河进入齐国境内。
一千多匹千里马从云中入塞,期间故意的停留使得黄河对岸的秦军也得知了消息。商队刚刚进入齐国,便有秦人上前相求,欲请鸩拔迦入秦。鸩拔迦对此婉言谢绝,当秦人喊出十万金的高价,他假装犹豫在在浮阳停留了三天,最终还是谢绝南下。
千里马从入塞起就在天下各国引起了轰动,虽然戎人反复相告这些马匹将全部售予楚国,但有钱的贵人富商仍是趋之若鹜,都想购得一匹传说中的千里龙马。只待商队经过临淄、进入穆陵关,这些人才扫兴而回。
从鸩拔迦拒接乘海舟南下,熊荆就猜到了他的心思;再听说这些马全部去势,其中没有公马和母马,他对商队也就不再关注了。不过这些汗血马会不会在齐国疆内被秦军横夺是一个问题。如果秦军横夺,那就给了楚齐两国出兵的机会——说服那些不愿救援赵国大臣的机会。可惜从浮阳到临淄,秦军都没有越过毂邑,攻入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