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城西面靠近滏水支流的地方是一片学社,因为地处邯郸,人们习惯将其称为邯郸学社,又因为主持学社的是楚国太傅,又有人叫这个学社叫太傅学社。
与其他学社不同,学社入学不需束脩,不管是谁,只要把男孩带来就能入学,只要年龄合适,无身疾无头疾。邯郸八万户,四十万人中适龄学童约占百分之十,即便减去女童,减去那些不乐意与庶民子弟为伍的贵人孩子,也有近两万人。
两万人的学社恒古未有,但现在这所学社就建在邯郸西郊。春平侯还未入社,就听到童子们的朗朗书声,等到入社,才发现学子们背咏的竟然是……竟然是《司马法》: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仁见亲,义见说,智见恃,勇见身,信见信……”
(古时,人们以仁爱为根本,以合乎礼仪的方法处理国家大事,这就是正规的途径。正规的途径达不到目的时,就要使用权变的办法。权变是出于战争需要,而不是出于忠信和仁爱。因而,杀掉一个人而使大众得到安宁,杀人是可以的;进攻一个国家,出于爱护它的民众,进攻是可以的;用战争制止战争,即使发动战争,也是可以的。
所以,心怀仁爱会使人亲近;秉持正义会使人悦服;善用智谋会使人倚重;力行勇敢会使人效法;坚守诚实会使人信任。这样,对内就能得到民众的爱戴,借以守土卫国;对外就能具有威慑力量,借以战胜敌人……)
赵粱听着听着,突然间颤抖起来,这种颤抖无法抑制。而不断颤抖的他,竟然分别不出这种颤抖是出于激动,还是因为恐惧。
“穆棱见过相邦。”鹖冠子没有亲迎,出来迎客的是穆棱,他有些奇怪春平侯为何不下车。
“恩。”马车里的赵粱凝噎了一下,这才下车和穆棱见礼。“来时仓促,未带相见之礼,请以玉佩为先生车马之费。”
赵粱解下腰带上挂着的一串配饰。以周礼,登门拜访必须送礼。赵粱赠予配饰穆棱并无推辞,他笑揖道:“谢相邦。学社得立存续至今,全赖相邦之助。”
这么大的学社教的不全是五经,又与邯郸城内的学社‘恶性’竞争,自然受人嫉恨。赵偃死后书社立即受到一些人攻击,赵粱为相邦后特意遣人送百金过来,攻击书社之人作鸟兽散。
“非也、非也。”赵粱恢复了常态,他笑而念起了刚才听到的内容:“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赵国有此书社,乃赵国之福。以兵法授童子,待学生长成,乃为赵之栋梁。”
赵粱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无意,点出了兵法。穆棱干笑,他揖道:“书社之制皆来于楚国,不然,无以成也……”
穆棱解释着,这时候赵粱已度步向前,他只好跟着。茅舍新新,透过那些窗牖,赵粱能看到学室里安坐的学生和黑板前的先生。背咏课文的学生专心致志,练字的学生则好奇看了过来。而学室远处,一些人竟然在练习射艺。他一时忘记此行是来见鹖冠子的,而是向那些练射艺的学生走了过去。
“学社皆是楚制?”赵粱一边走一边问,神色和蔼。
“然也。”穆棱答道。“以兵法入学乃寡君之意。寡君云:男子当知兵。司马法非孙子之法,其心仁、其言谨,其意正。兵法虽古,亦当使人知也。”
“大善!”赵粱忘不了听到学生背咏《司马法》时的颤抖。他随后又叹息道:“我闻楚国各县皆办学社,八岁至十一岁童子,不分男女,皆可入学,然否?”
“然…亦不然。”穆棱答道。“楚国公族甚众,县邑皆办学社,学社与学社却不尽相同,学生多寡亦是不定。如陈县,学生逾三万,有学室一千余间,先生两千人,此谓多也;如息县,学生不过三千,学室仅一百间,先生两百余人,此谓寡也。”
楚国政乱,行敖制之后更乱,各县学社的情况便是政乱的体现。可即便如此,赵粱仍然不禁摇头。楚王准允全国的孩童免费入学,等这些知兵法、懂射艺的学生长大,这天下恐怕就是楚人的天下了。
想到这里赵粱再无观看学生射箭的兴致,而是转身走向鹖冠子的居所。这时候一个持弓的学生远远地大喊一句‘翁!’,而后跳着跑了过来。这是赵粱亲随中一个短兵的孩子,被儿子这么一喊,他竟不知所措,有些担忧的看着赵粱。
“无事。”赵粱浅笑,“你父子聚一聚也好。”
“哈哈……”主君如此大度,从者全笑。那短兵憨厚的摸了摸后脑,很快就被儿子拽走。
“我有一事不明。”赵粱问道。“学社如此之多,成业之后……”
“相邦勿忧。”穆棱笑道。“学社所授之课有四,一曰赵语,二曰自然,三曰实践,四曰武艺。非使人为将、为相,为官、为吏,只教人为人、为业。”
“为业?”赵粱不解,那些课程他也是不解。
“自然之课,教筹算、释天地万物之变法;实践之课,教技艺、耕种、礼仪。学生业成,商贾之家可为商贾,百工之家可为百工,农人之家可为农人。”穆棱答道。
“如此,何以为学?”原来读书之后商贾还是商贾,百工还是百工,农人还是农人。赵粱本以为这些人成业之后会是国之栋梁,没想到成业以后还是庶民。
“相邦以为为学为何?”穆棱反问道。
“为学自要……”读书当然是为了出人头地,当年孔子弟子三千,很多都为臣、为官。赵粱想说又觉得不对。天下士子多的是,要像楚国那样一国有几十万名学生,一年有十几万人成业,天下岂不是要大乱。
“寡君以为,读书之人可为先生,可为司败、讼人,却绝不可学而优则仕。”穆棱笑道。“故楚国小学不需束脩,中学学费极昂,无贵人誉士相荐不可入,大学亦是如此。”
“竟然如此。”赵粱瞬间就明白这种教育制度的用意:业成之后庶民还是庶民,贵人还是贵人。既然如此,楚王又为何要花钱让庶民的孩子入学?这样做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