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各国筑城都是征发庶民。比如寿郢,当初封黄歇于淮北十二县,就是要他以淮北十二县的人力、物力修筑都城,如此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筑好寿郢城墙。但这也不是说不能承包工程,官府可以征发庶民,庶民也可以雇人代役,用十分之一不到的钱雇佣楚国工匠浇筑更坚固、且不怕水浸的城池,对官府、对庶民都是有利的。
听完封人纠陈述帮赵人、齐人筑城的原委,项燕忽然有些感慨。
行敖制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再看也不到贪官污吏,钱都是自己的钱,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毫无意义,且想做什么都有钱去做,再也不要备上厚厚的重礼前往郢都,讨好令尹儿子僕臣的妻子的弟弟的老婆的妹妹的丈夫的外舅,以期他在令尹耳边说上一句好话,获得拨款;
坏处当然也有,那些靠郢都接济的穷县敝邑会日渐衰弱,甚至可能消失,这将丢尽楚国的脸,因为城邑消失等于疆土缩小;同时也落了王廷的面子,尊崇无比的大王也要屈尊行下贱的商贾之术,不然无法支撑王廷的开支。
“报上将军!”项超骑在马上,他远远的就看到了自己父亲站在脚手架下。
“何事?”项燕每每看到儿子心里都微笑,他终于长大了,也已经加冠,该娶妻了。
“秦军行军甚速,今日一日便至偃师。”项超揖告道。以敖仓为中心,楚军骑兵向西、向南散步,继续屏绝着秦军侦骑的侦查。只是秦人骑兵实在太多,几次拼杀后,双方侦骑逐渐行成一种有默契均势,即对敌方的侦查不做干涉,战场对双向透明。
“有多少秦军?”项燕估算了一下洛阳到偃师的里程,点了点头。
“大约十五、六万,倍于我军。”项超道。“领军之人还是杨端和。”
“败军之将耳!”项燕笑了。他重视的秦军将领,蒙武是一个,李信是第二个,其余并没有谁崭露头角。或许有,但他还没有遇见。
“回帐。”项燕笑容一闪即逝,转身要回幕府。
“上将军,”封人纠喊住了他。“秦军需几日可至……”
封人纠担心秦军行军速度过快,两军对垒时这十里长城没有修完。项燕头也不回,喊道:“其速不及百里,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