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哨骑回报,赵军已拔营启程,折而向东。诸将心下都是大松一口气。李延炤在松一口气的同时,仍是有颇多疑惑,故而令陶恒继续尾随赵军主力哨探。而诸军依然在大河南岸的这座营寨驻守。诸将皆以赵军返回,对李延炤的决定颇多不解。李延炤对诸将道:“刘胤之前大破三万凉州精锐,气势正盛,怎会因先锋遭逢小挫,便率部折返?大抵是唯恐陷入十一年时情形,不想顿兵金城之下,故而以撤军迷惑我等。待防备松懈,再轻装急进,一举克城。”
他抬眼望了望两里外高耸巍峨的金城郡城墙,又叹息道:“先前韩督护大败亏输,我州元气已伤,如今金城守军,更不足十一年时一半。若刘胤挥军掩杀,定然独木难支。金城若陷,刘胤大可以此为根,前可进望广武诸县,退可保河南地不失。如此一来,我军便再难反击。”李延炤说完,手指重重地往地图上一顿。他所指之处,正是金城的位置。
众将闻言,尽皆默然不已。平心而论,在外征战,又经历了谷口那场惨烈的恶战,如今军中将卒皆已思念家乡。听闻赵军转而向东,心下大慰之余,都想快点回家。然而李延昭以这种理由令他们仍然驻防于此,将卒们心中难免有些怨言。
此时听了李延炤的一番分析,众将的神色方凝重起来。道破了赵军未来可能的动向,让这些将领意识到他们身边依然还是存在着潜藏的危机。没有人再抱怨,他们个个都望着地图,思索�盘热粼ち现�械恼秸�俅蜗�砗幽夏酥亮怪葜�保��墙��龀龊沃钟x浴�
“李司马,卑下有一事不明,倘若赵军一直不曾卷土重来,我等又当如何?难道一直据守于此?”话音方落,李延炤抬头望去,却是如今的弩手百人长魏旭。魏旭虽名为百人长,实际上他所属弩手已有四队计两百余人。令他暂理这个职务,也是对他前番合作态度的一种回报。
“我等在此驻扎一月,若一月之后,赵军不曾进军,我等便拔营撤回。拔营之后,骑卒仍需对河南之地多行侦察哨探,时刻注意此地敌军动向。其余各将回到县中,仍需约束所部士卒,随时准备召集应战。曹建依然注意储备粮草、军械、药材等以备军需。”
“从今日起,驻守一月。外出哨骑务必加倍,哨骑距离可前出三十里以上。时间则不必以三日为限。一旦发觉异常,便即刻回报。倘若耽搁军情不报,军法从事!”
李延炤说出最后一句话的时候,面上已是一片肃然。在座的诸位将领,再也无人敢非议不是。众将听到李延炤宣布散会,便纷纷行出大帐。转眼间,大帐中便空无一人。
李延炤正要吹熄帐中灯火而后去休息之时,却见帐帘掀起,一名护卫进帐禀报道:“司马,陶百人长、孙百人长在帐外等候。”
“召他们入帐!”李延炤很奇怪这两位骑卒百人长散会之后却并不离去,反而在帐外要见自己,必然有些非常之事要与自己细说。孙百人长名为孙和,是原先令居县的骑卒百人长。李延炤调任之后,他仍任旧职。行事中规中矩,但总归是有些过于平淡,平日之中与李延炤除公事之外,也难有什么交集。
陶恒与孙和二人相继入帐,李延炤已从几案后站起,上前看了看两人,道:“可是有什么紧急军情相报?”
陶恒拱手:“禀司马,先前尾随赵军主力的哨骑已返回,通报赵军主力向东疾行一日夜,随即折而向南……”
“知晓去处吗?”李延炤听闻探得敌军动向,心下自然一紧。然而陶恒却是摇摇头,只做不知。
“再探!”李延炤有些恼火,当即说道:“如今敌情不明,倘若日后进退无据,旋即兵败,便是我等临阵失机之罪!”
“司马,我等此来,正是孙百人长说有要是相告。孙百人长言,此事……或事关敌军动向……”
李延炤听闻此言,面上忽然焕发了神采,转身期待地看着孙和,问道:“孙百人长有何请教,不妨明言。倘若因此而觅得敌军踪迹,我等便当为孙百人长记首功!”
孙和抱拳叩地,口中连称惶恐。李延炤用右手拽了他好几下,也未拽动。直至最后,李延炤言道:“起来说话!”孙和方才连忙站起。